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厉害!手术台下的“发明家”,出“神器”啦!

作者:张林丹 来源:心脏中心一病房 发布时间:2022-01-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世上有千山暮色,有繁花似锦,是我眼之所见;鸟语花香,高山流水,是我耳之所闻;亲力亲为让每颗受伤的心脏变得健康,是我们心之所愿。

  儿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想必您已经不再陌生,但“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侧手臂固定装置”是什么?这个小发明的诞生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儿科为大量缓慢性心律失常患儿植入了心内膜永久起搏器,是国内首屈一指的儿童心律失常中心。由于经验丰富,经常接诊一些外院起搏器植入并发症的儿童。

  2018年,一名外院起搏器植入感染的患儿来到我院心脏中心儿科就诊,让医护人员都特别揪心,印象深刻。患儿入院时发热不退、上吐下泻,精神状态萎靡不振,好似“一株寒风中被霜打焉的茄子”,仿佛被夺走了所有生机。那时,我真切感受到伤口感染的极大危险性,让患儿几乎与死神零距离。

  看着病痛中的患儿,李小梅教授团队疼在心上,迅速从患儿未愈合的起搏器伤口、感染的囊袋里取脓性渗出液进行细菌培养,一天一次伤口清创换药,静脉给予抗生素治疗。整整一周,患儿的感染才得以控制。可即便及时治疗,外院植入的起搏器还是未能继续使用,为防止二次感染,只能将原起搏器取出,重新成功植入了新的起搏器,患儿终于脱离了危险。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术后早期他们不经意的上抬胳膊、胳膊外展,使用左胳膊借力翻身起床,以及术后中期蹦蹦跳跳不小心撞到起搏器囊袋,拿重物玩耍时,都可能导致起搏器电极导线脱位、伤口撕裂,很容易导致囊袋感染。另外,患儿植入起搏器术后,通常患儿家属家长要时刻制动患儿胳膊,因此患儿家属父母洗脸吃饭都不得不在患儿睡觉时进行,非常不便;用衣服袖子绑着胳膊,但力气大的患儿能挣脱开,也不可取;用成人约束带固定,患儿虽然挣脱不开了,但是患儿皮肤娇嫩,胳膊会勒出一道道伤痕,严重者会破皮……

  有没有好的办法解决呢?在李小梅教授和护士长古亚莉的带领下,我们从术前皮肤准备、术后伤口换药到穿衣吃饭等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中一点一点排查原因。最终心脏小儿科团队通过一次次试验,发明出既可以随时约束患儿患侧胳膊,还省时省力,并且可以调节长短的装置——儿童永久起搏器植入侧手臂固定装置,并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微信图片_20220127165338.jpg

  它历经3年临床打磨,一百多名患儿共同参与,根据患儿和家属的实际需要不断改进。它的诞生,很好地固定了患儿植入起搏器同侧胳膊,有效减少了各种并发症,让孩子们免受很多痛苦,更让患儿家长放心、安心。

微信图片_20220127165340.jpg

  手捧一颗心,全心全力为心律失常患儿服务,是心脏中心一病房永远的宗旨和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