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Health scienc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知识

颈动脉狭窄、斑块,别让按摩害了你!

作者:邱菊 来源:血管科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愿意约上好友一起泡个澡、按摩放松一下,可偏偏有些人就不能进行按摩,万一导致颈动脉斑块破裂或是脱落,后果可不堪设想!

2.jpg

1颈动脉狭窄是什么?

  颈动脉狭窄是指可引起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狭窄及闭塞的一种疾病。脑卒中是目前我国城乡居民主要疾病死亡构成比中最主要的原因,脑卒中患者中缺血性卒中约占80%左右,其中约25%~30%的颈动脉狭窄与缺血性脑卒中有着密切的关系。动脉粥样硬化是颈动脉狭窄的主要病因,约占90%以上。

2“慢性毒药”不可取

  近年来,我国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病率居高不下且呈年轻化趋势,它所导致的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率也明显上升。平常的火锅、烧烤等高盐高脂饮食,熬夜刷剧、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都是损害心脑血管系统的“慢性毒药”。这些“慢性毒药”在血管壁上慢慢堆积,逐渐形成斑块,最终变成动脉粥样硬化。

3.jpg

  颈动脉是将携带氧分的血液,由心脏输送至头、面、颈部的大血管,是大脑的主要供血血管之一。所以,颈动脉的狭窄就会导致大脑供血供氧不足,大脑这个人体的“CEO”都已经营养不良了,那机体的其他部分就会更加消极怠工。

3 颈动脉狭窄症状需重视

  颈动脉狭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的人群,颈动脉狭窄的发生率更大。早期的颈动脉狭窄大多数无任何症状,只是颈动脉内中膜的轻度增厚或者少量斑块形成,不会堵塞血管影响血流,造成大脑的缺血缺氧,所以机体自身无太大感觉,只有头晕或轻度头痛,一般都是在全身体检时才被发现。

  随着病情的进展,颈动脉出现不同程度的狭窄或闭塞,这时机体就拉响了警报,会出现短暂性的单眼黑朦或视野缺失、构音障碍、言语障碍、失语、肢体笨拙到偏瘫,肢体麻木或麻痹,以上症状在数分钟内可自行恢复,因此往往不会引起特别的重视。但是,因为血管内有斑块这些“拦路虎”影响脑供血,这个症状会反复发生。最可怕的是,对于那些“摇摇欲坠”的不稳定性斑块,一旦脱落就会导致脑梗,梗死范围较大且处理不及时,就会留下不可逆的致残后果,也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中风的表现,生活不能自理、偏瘫、大小便失禁等。

4 早发现,早治疗

  颈动脉狭窄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糖尿病、高血压、吸烟、高盐饮食都是引发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如果能早期筛查、早期诊断,并引起重视,配合早期治疗,往往能将病情及早控制,降低患者致残率。超声检查是颈动脉狭窄筛查首选的检查方法,可准确诊断胸腔外及颅外段颈动脉的病变部位及程度、术中及术后评估手术的疗效、血管通畅情况以及作长期随访的检查方法。超声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方面具有实时、无创、简易、可重复且费用低廉等优点,不仅能判断颈部血管病变的部位、范围、狭窄的程度,还可以对颈动脉狭窄治疗前、后动脉内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综合分析。

4.jpg

  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也是常用的无创性检查诊断方法,可显示颈动脉狭窄的解剖部位和狭窄程度。当B超、MRA发现颈动脉明显狭窄后可进一步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明确,该检查目前是诊断颈动脉狭窄的“金标准”。DSA检查有助观察主动脉弓的类型、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性质(如狭窄部位、狭窄程度、斑块的整体形态、斑块有无溃疡)、对侧颈动脉、椎动脉和颅内Willis环的完整性等。

  由于DSA是一种有创检查,因此CTA作为颈动脉狭窄术前的无创性诊断方式,随着机器性能提高和软件的更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DSA。

5 治疗方案怎么选?

  “病灶在脖子,却要从腹股沟开刀?”这也是颈动脉狭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多人好奇的地方,其实这是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之一——介入治疗,也就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术中采用球囊或支架扩张颈动脉的狭窄部位,从而达到重建颈动脉血流的目的。这是一种微创介入手术,其路径为股动脉穿刺,经髂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降主动脉、主动脉弓、头臂干,最后达颈内动脉,因此手术伤口会在腹股沟处。

  另外一种治疗方法——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将颈动脉切开,把堵塞在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粥样硬化性斑块切除,解除动脉血管狭窄,改善或恢复缺血区域脑组织血流。该术式被视作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最经典术式。

  并不是所有的颈动脉狭窄患者均需进行手术治疗,具体要根据颈动脉狭窄的实际狭窄程度及患者的个人情况决定。对于有症状性颈动脉狭窄,且无创检查颈动脉狭窄度≥70%或血管造影发现狭窄超过50%的患者应及早接受手术治疗。同时,我们还要针对导致患者颈动脉闭塞的原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进行药物对症治疗。

“知己知彼”,守护健康

  颈动脉狭窄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危害人民健康的 “头号杀手”,对于最近出现头晕眼黑、肢体乏力且一侧肢体发麻,需要尽早去医院就诊,不要自我“诊断”,去休息做按摩等,避免受外力等因素影响,导致动脉的不稳定斑块脱落,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甚至造成脑梗死等不可挽回的悲剧。

  对于已经查出颈动脉斑块、狭窄的患者,则应尽快明确斑块的性质,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通过积极治疗或是生活方式的改变等,降低脑卒中的发生。

  对于年龄超过40岁,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长期吸烟、饮酒、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人群,一定要及早做颈动脉超声筛查,尽早弄清楚自己是否存在颈动脉斑块、狭窄,做到“知己知彼”,守护健康。预防颈动脉狭窄要从源头入手,改善生活方式,积极锻炼、戒烟限酒、合理清淡饮食,早筛查提高警惕,真正做到养生小达人。

清华一附院血管科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科,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对几乎全疾病谱血管疾病,使用内外科及介入技术进行诊疗的单位。擅长治疗动脉炎类疾病及儿童血管疾病,尤其是大动脉炎、白塞氏病、动静脉瘘等处理经验丰富,效果卓著,成功开通了多例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闭塞及弓上动脉闭塞患儿,大大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5.jpg

  在颈动脉狭窄治疗方面,采用颈动脉“全优化”成形技术。由于血流动力学风险,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一直允许“亚优化”,即残留30%的狭窄是被允许的。然而,残余狭窄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严重影响远期疗效。因此如何在保证血流动力学安全的前提下,达到“全优化”(残余狭窄<10%)的目的,成为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一种挑战。

  科室首先提出解决 “亚优化”问题的“清华策略”,技术全面成熟,在实施的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中,95%以上的患者获得了“全优化”的治疗效果。欢迎有需要的患者朋友们来血管科咨询就诊。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床位设置: 开放床位20张人员梯队: 医护人员19名,其中博士3名,硕士4名,聘任中国血管科先驱管珩教授为首席专家。先进设备: 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超音波双方向血流计。获奖情况: 中心主任李雷教授获得第三届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及第二届北京优秀医师奖称号。技术特色: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对几乎全疾病谱血管疾病使用内外科及介入技术进行诊疗的单位。特长是动脉炎类疾病及儿童血管疾病,尤其是大动脉炎、白塞氏病、动静脉瘘等的处理经验丰富,效果卓著,成功开通了多例大动脉炎引起的肾动脉闭塞及弓上动脉闭塞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