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特色医疗 >> 正文

特色医疗

消化内科成功开展医院首例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治疗小肠梗阻

作者:郭红伟 来源: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1-03-1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的指导下,消化内科本着“为患者负责,竭尽全力解除患者痛苦”的医者初心,成功开展了我院首例“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植入术”治疗小肠梗阻,并通过肠梗阻导管行小肠造影明确肠梗阻病因,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痛苦,为科室今后继续开展此技术奠定了技术及理论基础。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中常见的疾病之一,指肠内容物无法顺利通过肠道。其发生率仅次于胆道疾病和急性阑尾炎。肠梗阻的病因和类型很多,发病后不但会引起肠管局部的变化,甚至引发全身性病理改变。

  腹部手术后导致的肠梗阻占粘连性肠梗阻的 80%。开腹手术分离肠管,易造成肠管表面脏层腹膜损伤,机体的修复功能和防御性反应,还会形成新的粘连,形成恶性循环。幸运的是,早期肠梗阻可选择非手术治疗。近年来,由于医学技术、生物材料及导管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肠梗阻导管非手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使非手术治疗成功率由 30% 提高到70% 。肠梗阻导管具有极好的亲水性、顺应性及组织相容性,在日本已经是急性肠梗阻的首选治疗方法。经鼻型肠梗阻导管具有直接抽吸、快速降压等作用,可有效减少内毒素及肠内菌群移位、抑制炎症反应、改善血运、进而促进肠蠕动恢复,减轻患者临床症状。而对于癌性肠梗阻,经鼻型肠梗阻导管虽无法达到根治目的,但可帮助患者及时改善梗阻症状,确定病灶位置,为患者争取其他治疗的时间窗。

  2月16日,一名40岁女性患者因“腹痛4天,停止排便排气3天”就诊于我院急诊科,既往剖宫产术后病史,急诊行全腹部CT:小肠弥漫性积气积液,管腔轻度扩张,腹盆腔积液,被诊断为急性小肠梗阻,急诊予以禁食水、静脉补液及灌肠通便后,患者腹痛无明显缓解,2月18日收入消化内科病房,完善全腹增强CT后,发现小肠低位梗阻,腹盆腔积液。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在查房时表示,患者小肠不全肠梗阻诊断明确,具有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植入减压的适应症。医生与患者及家属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后,19日进行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过程顺利,患者置管术后可下床行走活动。

03.jpg

内镜下经鼻肠梗阻导管置入术

04.jpg

肠梗阻导管置入术后3次复查立位腹平片结果对比

  患者经鼻肠梗阻导管植入术后,腹胀明显缓解,肠梗阻逐渐消失,次日恢复流食,并逐渐恢复自主排便排气。为进一步明确小肠梗阻病因,2月24日,患者经肠梗阻导管行小肠造影检查(如下图),结果显示为中段回肠走形僵硬,造影剂通过缓慢,临床考虑为粘连所致。经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患者于3月2日顺利拔除肠梗阻导管,平安出院。

05.jpg

  以此次成功治疗为开端,在程艳丽主任的领导下,消化内科将继续充分发挥内镜操作的优势,积极创新实施内镜新技术,促进学科积极向上发展,解除患者病痛,为广大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