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麻醉科手术室防控工作不松懈,科学应对打好疫情攻坚战

作者:何军 来源:麻醉科 发布时间:2020-02-26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月23日,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定必胜信念,咬紧牙关,继续毫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各项防控工作。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院领导带领下,防控工作始终走在前列。率先推行门诊全面预约,并设立了包含预检分诊、门急诊接诊、科室主任把控收治、麻醉评估、医务处报备、主管院领导审批的六道防控防线,率先提出了住院患者、医护人员“零感染”管理目标。

  麻醉科手术室作为医院枢纽性平台科室,涉及面广、人流、物流量大且庞杂,疫情防控要求高,作为六道防线中间环节,任何闪失极易造成院内交叉感染,故此持续、大力加强感染控制的体系建设与更新,成为当前麻醉科手术室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麻醉科手术室在副院长张东亚的带领下,很有远见地在疫情早期就开始了防控工作,并且后期不断完善细化,取得一定成绩,其防控经验分享给大家。

  一、科室重视,统一部署

  早在1月底,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张东亚就深感形势严峻,急需重点加强麻醉科手术室的防控工作。1月31日召集副主任李慧先、手术室护士长常青、马晨芳以及副主任医师杨永涛何军,成立了麻醉科手术室新冠疫情核心组,积极应对疫情,制定防控工作流程,鼓励大家树立战胜疫情的决心和勇气,明确了疫情防控是当前和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首要任务。张东亚亲自主抓,疫情防控时期通过微信平台和视频会议加强沟通交流,及时分享全国尤其是武汉一线定点医院的宝贵经验,鼓舞斗志,坚定必胜信心。麻醉科手术室除做好内部防控工作外,还分别与相关手术科室进行协商,妥善安排手术室、导管室、无痛腔镜检查、无痛人流等工作。尤其居安思危在产房和急诊建立了应急手术室,以满足急危重的疑似病例救治。作为主管外科的副院长,张东亚还通过电话对重点科室、大科室主任进行单独沟通,提高整体认识,保障各项要求和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13.jpg

  二、制定流程,注重落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传染性非常强的呼吸道传染病,群防群治是重点。张东亚带领麻醉科手术室医护人员,充分利用医师协会、麻醉论坛、微信群等各类渠道,跟踪和掌握疫情防控进展、更新知识。发动医护群策群力,经过充分讨论,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在手术、麻醉、患者核查、医护个人防护、手术麻醉用品消毒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疫情防控制度流程,切实加强麻醉科手术室感染控制体系建设。

  例如:《NCP期间急诊临时手术室手术流程》《NCP接、送病人流程》以及《手术室个人防控指导原则》等等。针对患者不同情况,结合危重症程度、手术治疗的急迫性和具体要求,制定不同种类的患者需手术或急诊插管情况下的具体防护措施流程,同时强调医护个人防护:包含《已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的标准防护措施》和《待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的加强防护措施》等,并且要求全员应知应会。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17.jpg

  制度制定了,落实是关键麻醉科手术室强化环境、设备及医疗废弃物的感染控制管理,对值班、待岗人员和外地滞留人员提出具体要求,确保各项感染控制制度、标准落实到位,不留死角。建立了急诊、产房两处应急手术室,预备了相应的设备、器材和药品等,选择了特殊、可消管路型德国麻醉机,实现麻醉真实可做、手术切实可开。

  三、分级管理,重视细节

  疫情期间,麻醉科手术室采取分级管理细化责任,手术室人员按职能分组,分为医师组、护理组、后勤组,如有情况上报组长→核心组→科主任→院感控组。同时,细化制度,在大制度下,还特别细化了科室外不同地点抢救、会诊原则和消毒制度,涉及外出气管插管、深静脉穿刺、麻醉前访视等。部分制度,制定了细化可操作的流程图。例如:如何进行疑似病人插管流程中就如何用药、注意通气手法事项等细节做出详细标注;还有疫情期间患者接送、医护人员防护、废弃医疗用品的处理等。疫情防控期间针对研究生和实习生具体情况,除按学校和医院统一要求外,教学主管任倩倩代表科室,对他们进行了具体安排,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21.jpg

  四、理论学习与培训并重

  疫情防控期间,充分利用网络通信媒介,如视频会议系统、微信,麻醉科手术室采用分段、错峰、分组培训、考核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根据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发生发展规律,以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诊疗指南、防护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为培训教材,加上医务处、感染管理处和护理部发布的材料等,切实加强麻醉科手术室医生、护士、后勤人员在内的全员感染控制培训,确保麻醉科每一位工作人员对国家法律、各项感染控制制度、规范、流程及技术要点和细节做到真正理解,形成全员覆盖,全流程覆盖,满足医院防控要求。其中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组织举办的麻醉手术相关疫情防控视频培训,作为防控措施知识更新要求全员参加。由于对新冠病毒的认识不断深入,科室医护人员通过不断学习,结合协会的指南发布、医院感控要求及其他三甲医院的经验等,继续对防控初期制定的管理办法和防控流程进行不断升级完善。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24.jpg

  五、医护联动,全程防控

  对照2月23日,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最新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规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流程建议》,与麻醉科手术室制定的管理办法和采取的防控措施基本一致。在护理部指导下,由护士长组织录制了针对手术室以及防护衣、帽、口罩等正确佩戴方法的宣传培训视频,并组织大家认真学习。针对手术室人员流动大,强化了出入流程管理和温度监控;在防控物资紧缺的情况下,既要保障一线人员防护达标,又要避免非一线人员过度防护,对可重复利用的设备如护目镜等,制定了专门消毒流程二次使用;对进入病房接送患者的平车也要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对相关流程和操作要求,定期进行小范围实际演练,以保证实际工作中的科学和严谨。2月12日,接急诊宫外孕手术,患者存在疑似情况,医护人员按照指定的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从麻醉用药方案、特殊的麻醉设备选择、到个人防护,措施全面。最终患者平稳拔管,无呛咳安返病房。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27.jpg

  六、核心骨干冲在前

  麻醉科经历过SARS的老同志、老党员何军同志,在关键时刻表现出非常高的政治觉悟和专业素质,是最早向科室和医院提交请战书上前线的同志之一,并依据SARS防控经验,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积极建议。科室干部和骨干力量,如杨永涛、李慧先、常青和马晨芳等更是冲锋在前,为全科医护人员做出了模范带头作用。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30.jpg

  特别是手术室护理同仁,更是当仁不让,逆风而行,早在春节前就踊跃报名参加抗‘疫’行动,堪称“最美逆行者”,常青护士长和马晨芳护士长坚持在岗,培训督查确保防控工作执行到位。

  医院要求相关科室支援门、急诊等预检筛查工作,党员干部带头,麻醉科全体医师齐上阵,承担了全院门、急诊预检分诊六组任务中的两组。麻醉科张东亚的精心安排下,麻醉日常值班、预检分诊值班、工作日手术、全院会诊抢救等四条战线正常运行,保障了医院防疫期间的高效运作。

  在防控物资非常紧张之际,科室杨永涛医生将个人购买的一批N95口罩拿出来,免费分给麻醉科手术室在一线值班的同事们使用。他还与民建海淀区青年委员会、新青年麻醉论坛、德国留学生群体等直接对接,募集资金、购买物资、捐助武汉医院,尽到一份医疗工作者的公益责任。其事迹更是被民建中央、光明网等媒体网站报道,为医院带来了荣誉。

  七、持续学习打好攻坚战

  随着社会生产的恢复,复工复课,人员流动等势必会发生疫情的变化,关键时期,做好攻坚战和持久战的准备刻不容缓。前几日,北京市麻醉质控中心发布了最新版《北京质控:分区、分类流程化新冠防控》;2月23日又颁布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常规手术麻醉管理和防控流程建议》的麻醉防控流程;24日又组织京津冀防控视频培训,麻醉科手术室均要求全员参加学习。对比市质控流程,如疫情防控期间视频会议、视频培训、一线预检、医护个人防护、各种预案等,大部分与我们两周前制定的防控措施基本一致,我们走在了市质控的前面,包括在急诊和产房设立临时手术室,从接病人到送病人,急诊和择期管理,术中管理等等内容。经过一个多月的一线防控工作,尽管大家身心俱疲,但麻醉科手术室疫情防控培训、学习和感控工作一刻没有松懈,住院总苍惠岩、护士长常青和马晨芳根据疫情防控需求和医院工作要求,合理调配力量,保障派到一线的工作人员精神饱满,待岗医护不断学习提高。

微信图片_20200226160434.jpg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数月,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连续双降,是前期防控手段的有效反馈。随着复工复产的有序开展,我院也处于共同抵抗病毒防疫阻击战的关键时期。在防控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更要高度警惕,避免因思想麻痹和侥幸心理,带来的不良后果。为了科学、规范、安全、有序地开展手术管理和新冠肺炎的感控工作,防止手术麻醉可能伴发的潜在风险,实现我院党政领导班子提出的防控目标,麻醉科手术室将继续发挥特别能战斗的骨干作用及职业专长,因地制宜,科学防控,不断探索和完善围术期疫情防控和感控管理质控工作的长效机制,分区分类,精准施治,为实现“两个零目标”贡献力量。在扎实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做好恢复正常医疗秩序质控体系建设,充分发挥质控工作小组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夺取抗击疫情的最后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