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特色医疗 >> 正文

特色医疗

攻坚克难,绝处逢生

作者:刘海菊 来源:心脏中心 发布时间:2017-04-06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17年3月2日,星期四,李小梅教授的门诊,在熙熙攘攘的来自各地等候就诊的患儿和家长中,眉头紧锁的小硕硕妈妈就在其中。

  11岁的硕硕四年前因复杂先心病--Ebstein畸形在北京某三甲心血管病医院进行了外科矫治手术。近1个月患儿出现全身浮肿,家长紧急赴京,再次来到曾手术的医院,医生发现孩子心率高达每分钟180余次,检查显示因持续房性心动过速导致心脏明显扩大,心脏功能极差(左室射血分数只有14%)。经直流电复律、各种药物治疗等均无效,最后医生放弃了所有治疗,建议心脏移植。心脏移植?!家长不能接受。束手无策,该院医生求助电话打给了李小梅教授。

  3月3日,星期五,硕硕住进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小儿病房。李小梅主任仔细分析了孩子病情:手术瘢痕引起持续房性心动过速导致了孩子心脏明显扩大,心功能严重受损,所有可选择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强心药均不能缓解病情。只有一条路可以挽救硕硕的生命,那就是射频消融手术。但是,在心脏基础差、心功能严重损伤的状态下实施射频消融手术,将面临种种手术风险,如麻醉不耐受、导管刺激导致心脏停跳或室颤的危险。

  怎么办?没有能够缓解心功能的任何措施,拖延心功能将进一步受损。时间就是生命!

  反复思忖,李主任最终决定为患儿实施射频消融术,否则患儿面临的就是生命危险。经与家长沟通,交代了所有的可能,取得患儿家长理解后,3月7日,入院第五天,李小梅主任带领心脏小儿科团队为患儿实施射频消融术。

图片1.jpg

  术中,麻醉科何军副主任亲自指导高源医生,确保麻醉安全。麻醉过程顺利,未出现血流动力学异常及呼吸循环不稳定的情况。消毒铺巾、仔细的术前准备。透视下孩子的心脏微弱搏动,任何一点刺激都可能发生危险。江河医生小心穿刺放置标测电极,由于患儿心脏结构异常,电极未能成功放置常规位置,李主任随机应变指示将电极另辟它路而不影响手术效果。手术采用了先进的Univu系统以减少辐射对孩子的损伤。一切准备就绪,李小梅主任亲自上台标测,导管操作轻柔,标测仔细,凭借高超的技术很快标测到房速的起源部位,为局灶性房速,放电消融成功,心电图恢复了久违的窦性心律,孩子狂蹦了一个多月的心跳终于恢复了正常。这时血压也较前又所升高,大家松了口气。然而就在观察过程中,孩子心动过速再次发作,但心跳频率和心电图形态都发生了变化。李主任重新标测构建右房模型,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与前不同,为心房手术瘢痕相关的切口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复杂的机制远超预期。“每临大事有静气”,凭借丰富的经验,李主任沉着冷静的标测瘢痕区,寻找异常传导关键区域,设计合理的消融路径,手术终获成功,小硕硕被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术后,小硕硕的心功能逐渐恢复,不再是痛苦虚弱脸色苍黄的硕硕,每天早上查房,看到的是脸色红润面露灿烂笑容的可爱硕硕。患儿父母万分感谢李主任给了孩子第二次生命,挽救了一个几乎崩溃的家庭。

  自1994年李小梅教授在国内最早完成了第一台小儿射频消融手术,从此在这片处女地上艰苦耕耘23年。由其带领的小儿电生理团队至今已完成了2,000余例小儿射频消融手术。无论是挑战国内最低龄低体重患儿的手术风险,还是面对复杂程度难以想像的手术难题,及至开展国内首例冷冻消融等新技术,李小梅教授及其团队都始终走在前列,其团队正在成长壮大,影响力日益扩大,95%病源来自祖国29个省市自治区,诊治的病种也呈多样化、复杂化。

  心脏小儿病房全年365天无障碍绿色通道接收来自全国的重症心律失常患儿,包括晕厥、猝死幸存、阿斯综合征、小婴儿持续无休止性心动过速、暴发性心肌炎等。这一次,李小梅教授再次挑战自我,为挽救孩子生命,带领小儿电生理团队再闯医学禁区并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