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一切为了保障患者安全——胃肠镜麻醉恢复室护士忙碌的一天

作者:张颜 来源:麻醉科手术室 发布时间:2021-03-2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早上8点,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镜室门口等待检查的患者已悄然排起长队。“小冉,早!今天咱们约了多少患者?”“全天一共预约了64台,需要麻醉恢复的39台。”“谢谢小冉,我知道了!”对胃肠镜麻醉恢复室护士张颜来说,这是她和接诊护士小冉每天见面的第一声问候。

  张颜穿过通道快步走入诊室,迅速而又熟练地检查两个诊室的麻醉机、监护仪是否运行良好并开机备用;清点喉镜、气管插管以及各种型号通气道等抢救设备是否齐全;开通吸氧装置;抽取常规麻醉用药及抢救备药。做好这些麻醉前准备工作,张颜赶紧来到诊室对面的麻醉恢复室,一项不落地进行设备检查工作。

  无痛胃肠镜检查术后的患者被陆陆续续送到恢复室,开始度过麻醉恢复期。麻醉恢复期是指患者从麻醉状态恢复到意识清醒、生命体征平稳的状态,也是患者围术期较为危险的阶段之一。由于麻醉药物的影响、手术创伤以及患者原有病理生理的变化等,均可导致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张颜一边与麻醉医生进行简明扼要的交接,一边麻利地为患者进行心电监护和吸氧。刚刚送来的一个是肥胖的老年人,入室时睡得还很沉,拍打双肩呼唤姓名仅有轻微皱眉反应。为了防止老人呛咳和误吸,张颜对其采取侧卧微向前倾的体位,持续吸氧监护,脉搏氧饱和度维持在98%以上。几分钟后,老人慢慢睁开双眼,但由于听力障碍显得有些焦急。这时,旁边床位的小伙子不停地自言自语,还把护士对老人讲的话当作是说给自己,不断回答,显得异常兴奋……张颜不断安抚着两位患者,时间一分分过去,老人和小伙子完全苏醒,并可按照要求进行咳嗽、深呼吸及有意识的肢体活动。在判断达到出恢复室标准后,张颜为他们拔掉输液器并引导更换衣物。在离开麻醉恢复室前,老人嘴里还念叨着“无痛真舒服,谢谢你们!”

  两位患者刚走,又有新的患者被送进恢复室,吸氧、监护、记录,张颜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工作。要是连续碰上几例检查时间短的无痛胃镜受检者,小小的麻醉恢复室就会一下子热闹起来,张颜就更加忙碌了。不过,不管有多少患者,麻醉恢复室的护士都以患者的安全为重中之重,必须完全清醒达到出室指标后,张颜才让他们在家属的陪伴下离开。就这样,上午不停地周转患者,时间流逝,常常一抬头已经12:30。张颜这才匆匆忙忙吃下几口留有余温的饭菜,打发完肚子需求,又到了下午1点的上班时间。为了不耽误患者恢复,趁着下午第一例患者还在检查中,张颜又一路小跑着赶往门诊药房和住院药房领药,回来摆放好药品,继续投入到下午紧张繁忙的工作中。完成一天的工作,已接近晚上七点。张颜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在回家的路上,看着万家灯火,想想每天从麻醉恢复室安全离开的患者们,倍感欣慰。

微信图片_20210325164021.jpg

张颜护士在工作中

  自2016年以来,我院麻醉科大力开展各项舒适化医疗服务,与消化内科密切合作,为患者提供优质舒适的无痛胃肠镜诊疗,受到广大患者青睐。其中不乏许多患者虽有无痛检查的需求,但因为高龄或合并症较为复杂,被不少医院“拒之门外”后,辗转来我院寻求希望;而有些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需要反复多次接受胃肠镜检查或者切除息肉;更有需要接受长达一、两个小时复杂的镜下治疗的患者。麻醉科一方面希望尽最大可能为这些患者解除痛苦,另一方面也深知这类患者潜在的风险,需引起高度重视。我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张东亚反复强调,患者安全是重中之重,必须采取一切措施确保把风险降到最低。麻醉评估门诊努力把好患者风险评估第一道关,术中加强监测、精准用药并定期总结经验和不足,以提高麻醉质量,不断加强麻醉后的恢复工作。

  为保障患者安全,降低诊疗风险,同时提升胃肠镜诊疗的效率,缩短接台检查的等候时间,手术室克服手术量增加、工作繁重、人员紧张的困难,选调配合抢救经验丰富、接受过麻醉恢复培训的专科护士入驻胃肠镜室,协助麻醉医生开展麻醉恢复工作。

  将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是麻醉科手术室始终坚持的工作宗旨。相信在院领导的支持和各科室的积极协作下,麻醉科手术室全体医护人员用专业的知识,为手术医生创造安全的操作环境,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服务。在保障患者安全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