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将心比心,必换真心——心脏小儿科成功救治一名起搏器综合征患儿

作者:黄平 来源:心脏中心一病房 发布时间:2019-11-1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3岁的小朋友本该是精力无限,活泼好动的,可是2岁10个月的小爱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小儿病房时却是面色灰暗、口唇青紫、水肿严重,趴在妈妈肩上不愿动。正常3岁左右的孩子体重13kg左右,可是小爱才9.5kg,生长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据孩子的父母描述,小爱已经很长一段时间没有食欲了,究竟是什么导致了小爱这么严重的症状呢?

  原来小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心率就已经非常慢了,正常胎儿心率 110-160次/分,而小爱才60次/分,剖宫产出生的小爱就被诊断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同时还查出了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就像本就微弱的一株花蕾更加经不起风吹雨打了,小爱6个月的时候在外院做了房缺室缺修补术和心外膜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家长以为这次手术成功后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开端,小爱终于可以像正常孩子一样快乐成长了。可是现实却如晴天霹雳,给了小爱的父母又一次沉重打击,小爱并未如他们所期望的那样茁壮成长。出院后的小爱不明原因间断发作抽搐、成长缓慢、活动能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术后一年左右因为颜面及下肢浮肿、烦躁、哭闹、少尿,在外院复查,结果为心功能不全,经过一番治疗,并不见明显成效。看到了小爱身体每况愈下,为人父母如坐针毡,辗转几次求医路才得知我院李小梅教授是儿童心律失常方面的权威专家,千里迢迢来这里为孩子寻求生的希望,这就是开头的一幕。

  正常人的射血分数多在60%以上,而这个可怜的孩子在我院检查时射血分数才15%,小小年龄的心脏却像一位迈不开步伐的老年人一样,跳动得缓慢而无力。李小梅教授凭借多年的小儿心律失常工作经验、渊博的学识判断导致小爱严重症状的罪魁祸首为"起搏器综合征",这也是我见过的年龄最小的起搏器综合征。

  我们为小爱办理入院后,立即和主管医生密切配合,开始了有条不紊,紧锣密鼓的治疗:监护、吸氧、扎针、抽血、查血气、下病重、泵药。病情严重,刻不容缓。即使面对在外院已经扎的千疮百孔、血管又细又小的艰难条件,值班护士扎针抽血都是“一针见血”。小爱刚一入院,非常害怕我们对她的各种操作,难免哭闹不配合,起初孩子父亲一听见孩子的哭声,就像是点燃了导火索,顿时暴跳如雷,对护士大吼大叫。面对这种情况,我们之所以镇静自若,不慌不怕,耐心宽慰家属直到心情平复,是因为我们心里想到的是护士长平日里对我们的敦敦教诲,面对生病孩子的父母,我们要多一分忍耐,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安慰。养一个正常孩子有多难,为人父母方可知,更别说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命途多舛的孩子。想到的是李小梅教授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的工作作风,总是以病人的需要为先。为了不让看病的人远途奔波,李小梅教授中午不吃饭也要坚持看诊完最后一位,常常回到办公室已是下午3、4点了,午饭都来不及吃。这些画面时常出现在我们工作中,浮现在我们脑海里,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大专家如此,作为一名普通的护士,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自己变得更好呢。所以我们都对小爱关怀备至,工作之余陪小爱聊天、玩游戏,很快小爱就和我们非常熟悉了,再也不怕我们了,乖巧懂事的小爱面对需要输液的时候都不哭不闹了,十分勇敢。

  之后在小爱室速发作、意识丧失、命悬一线的时刻,值班护士及时发现心电图波形改变,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成功抢救小爱,很快恢复窦律。这一切的发生过程只有40秒,手足无措、六神无主的家属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孩子已经恢复了意识,哭出声来。我们一边安抚孩子,一边安慰家属,看到孩子转危为安,我们心情也像过山车一样紧张、开心、激动。种种这些让家属感受到,作为每一位医护人员都真心希望孩子恢复健康,尽我们所能帮助孩子。让之前对护士脾气暴躁的孩子父亲对待我们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非常配合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将心比心,必换真心。

微信图片_20191118131113.jpg

原起搏器取出,心内膜起搏器植入后影像

  针对小爱的"起搏器综合征"李小梅教授带领医生团队用精湛技术为小爱取出了外院植入的心外膜起搏器,成功完美植入了心内膜起搏器。

微信图片_20191118131123.jpg

  希望这个新的起搏器能够帮助小爱慢慢恢复强劲有力的心跳,努力追赶同龄小朋友的步伐。经过在我院一段时间的治疗,小爱的心脏彩超射血分数比刚入院时提高了很多,心功能正在慢慢恢复,小爱已经从食欲不振,只能在床上躺着的小可怜变成了活泼可爱,经常给护士阿姨唱歌、画画,喜笑颜开的小美女。加油小爱,未来你一定能开出一朵漂亮又茁壮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