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Health scienc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知识

猴痘将被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预防感染做好这5点!

作者:刘维 来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病,其既往主要发生在中非和西非。2022年5月以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猴痘疫情,多国疫情显示,猴痘已发生人际传播,并广泛传播到非洲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病死率约为0.1%。

  2022年9月我国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2023年6月开始出现本土猴痘疫情。目前,全国20多个省份先后报告猴痘病例,引发新增本土续发疫情和隐匿传播。

  考虑到猴痘疫情将在我国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为进一步科学规范开展猴痘疫情防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自2023年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采取乙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猴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猴痘病毒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先是出现寒战、发热(多在38.5℃以上),伴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肉痛等症状。多数患者出现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浅表淋巴结肿大。

1.png

  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多见于面部和四肢,也可累及口腔黏膜、消化道、生殖器、结膜和角膜等。皮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疱疹和脓疱疹多为球形,直径约0.5~1厘米,质地较硬,可伴明显痒感和疼痛。

  2~4周后结痂脱落,轻则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重则留下瘢痕,可长达数年。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和腹泻引起的严重脱水、支气管肺炎、脑炎、角膜感染等。

猴痘的传染源是什么?

  猴痘病毒的宿主尚不明确,目前认为非洲啮齿类(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可能为其自然宿主。传染源包括感染的啮齿类动物、猴和猿等灵长类动物、人类。

  病例出现症状后至皮疹结痂自然脱落前具有传染性,病例出现症状前4天内可能具有传染性。

猴痘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猴痘病毒主要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的动物或人的皮肤及黏膜病变渗出物、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及其它体液传播;也可通过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接触被感染的动物或人污染的物品和表面、长时间近距离吸入感染者的飞沫、母婴传播等传播。

如何预防猴痘感染?

  接种天花疫苗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未接种过天花疫苗的人群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

  (1)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避免与可疑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2)避免接触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和材料,例如餐具、杯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

  (3)避免在猴痘疫情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

  (5)提高猴痘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做好自我症状监测。

  若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应主动就医,并告知接诊医生境外旅居史、可疑动物和人员或猴痘病例的接触史或暴露史,以协助诊断和治疗。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