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医疗护理Medical Car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医疗护理 >>优质护理 >> 正文

优质护理

战斗在距离病毒最近的岗位上

作者:何苗 来源:护理部 发布时间:2020-06-3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在北京连续56天无本地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情形下,在人们准备拥抱失去已久的平静生活时,“潜伏”多日的病毒却在新发地市场重见天日,我们不得不再次面对它狰狞的面目、凶猛的魔爪和极速的变异行为。继6月11日新发地市场出现新冠肺炎病例以来,北京市疫情防控级别再度升级,所有社区均采取三级应急响应、二级防控措施、一级工作状态。对密接人员的核酸检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是首都此次抗击疫情行动的重中之重。

  这一次,“核酸检测”成为当下热度最高的词汇。从凌晨便陆续有人在核酸检测门诊外排队,心急如焚地等待着采样。医务人员、志愿者仿佛流水线上的工人,以敏捷的速度、默契的配合、强大的耐力推动着采样和检测工作的有序进行。在这条流水线的关键环节,站立着一个个如粽子般层层包裹的护理人员,他们便是采样工作的主力军。在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下,挥汗如雨,无怨无悔!

  在疫情返潮之前,根据医院开设感染科病房的统筹规划,以及考虑到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的连续性、持久性,为缓解感染科护士工作压力,同时使其他科室护士能够更好地在疫情中接受学习锻炼,6月10日,护理部向临床科室发出征集咽拭子标本采集志愿者的号召。仅仅一小时的时间,逾百名护士报名,其中不乏护士长、护士党员。“不打无准备之仗”,正是这次超前的集结,为接下来核酸采样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几个月前支援预检分诊工作情形不同的是,这次护士们要一边完成繁重的科室护理工作,一边利用业余时间投入到采样工作中。不只是院内,更有院外数以万计的任务等待着大家。自第一次吹响“集结号”,护理部又陆续下达了8次召集令,护理人员的热情使得每次报名都如同“秒杀”一般。集齐20人,只需短短的3分钟。

微信图片_20200630175728.jpg

微信图片_20200630175729.jpg

  这是一场“数字新冠”。自6月15日起,支援感染科的采样人员达101人,日均采集量700例左右。6月23日及24日下午,抽调16名护士完成医院2000余名职工、护工及外包单位人员的采样任务。在北京市卫健委统一调配下,分别前往大兴区、丰台区、朝阳区等三区六地开展采样工作,累计派出94名护士,且每天均有一名护士长领队,配合医师共同完成了逾8000人的咽拭子标本采集任务。同时还承接了学校及其他单位的批量采集工作,在与清华大学校本部、清华大学核研院、朝阳区法院的对接中,纪委书记兼护理部主任陈淑苹、护理部副主任董智红及教学护士长张继平亲自带领4支共计53人的护理队伍前往,采集量达7600余例。透过这些数字,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护理人员勇往直前的精神,更是他们无惧苦和累的气概。烈日暴晒、蚊虫叮咬、连续十个小时的轮班工作......无一不在磨练着他们的意志。曾有两次外出时突降倾盆大雨,更加考验领队人员的组织能力。每天都有无数照片从外采现场传回,其中一张照片令人格外感动:供应室尹湛云和综合ICU路鹏飞两位老师顶着狂风暴雨拾起散落的垃圾,一丝不苟地清理着现场。

微信图片_20200630175732.jp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护士兄弟姐妹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为核酸检测工作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城墙。促使大家踊跃报名的原动力除了以大局为重的观念外,更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支撑。咽拭子标本采集看似只是简单的一涂一抹,实际却是一项十分精准的操作技能。早在3个月前,护理部就将医用防护用品的使用及咽拭子标本采集列为全院护士必须掌握的两项操作,并进行了层级培训和逐一过关考核。这一次,大家更是将所学应用于实战中。因参与咽拭子标本采集的人员众多,为保量更保质地完成采样工作,护理部立即加强过程督导及强化培训。一方面与感染科护士长方群共同制订《核酸检测咽拭子标本采集工作流程及要求》,针对采集部位、力度、手部及环境消毒等关键点提出全院警示,并一一督导操作,确保人人达标;另一方面请经验丰富的感染科护士示范带教,加强指导,及时规范操作流程。

微信图片_20200630175735.jpg

  护理部作为全院护理工作的领导中心,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冲在了前面。每天清晨不到7点,陈淑苹主任已经站在了咽拭子标本采集室外,大家都自觉自愿加入核酸检测志愿者行列,或亲自带队外采或亲身参与采样工作。为保障端午节假期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转,护理部全体人员坚守岗位。

微信图片_20200630175737.jpg

  每一位白衣天使的负重前行,都是在拼尽全力扼住新冠病毒的喉咙。再强大的敌人,终将会在白衣下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