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导航

院务公开Public Hospital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院务公开 >>荣誉展示 >> 正文

荣誉展示

致敬时刻 | 吴清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往今来必成于实

来源:党政办公室宣传组 发布时间:2021-06-01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他几十年孜孜不倦地奋斗钻研、求索创新,在心脏外科领域打破了一个个手术禁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他常年超负荷工作,每天工作十几小时甚至二十几个小时,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只为挽救更多的生命;他用仁者之心,立德立信,身体力行诠释了“大医精诚”的意义。他就是中国心脏外科事业的“拓荒者”——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席顾问专家,心脏中心主任吴清玉教授。

微信图片_20210601172852.jpg

  5月29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先天性心脏病外科会议在杭州举行,会上授予吴清玉教授中国先心病外科“终身成就奖”,再次肯定了吴清玉教授在我国心脏外科领域的杰出地位。

微信图片_20210601172854.jpg

追求卓越,创造奇迹

  1990年以来,吴清玉教授成功解决了许多心脏病手术治疗的重大疑难问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26项高难复杂心脏手术,完成了心外科领域的多项“第一”,全部获得成功。

  2018年,国内第一例,为右室双出口合并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单心房、房室瓣关闭不全的患儿成功实施根治手术,患儿顺利出院。

  2017年,国内第一例,为双侧心室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患儿进行矫治手术,获得成功。

  2014年,国内第一例,为出生仅2小时、患完全性大动脉转位新生儿成功实施大动脉调转术,术后恢复良好。

  2006年,世界第一例,为罕见的复杂心脏畸形(右旋心、大动脉左转位、单心房、左室双出口、完全性心内膜垫缺损、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永存左上腔)合并无脾综合征的患儿成功实施根治手术。

  2005年3月,国内创纪录地使用人工肺(ECMO)长达17天,成功救治了一例左室双出口术后顽固性低氧血症濒死的患者。这是国内应用人工肺时间最长的患者,为中国危重心肺病变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2001年3月,国内第一例,为晚期心衰患者置入体内人工左心辅助装置,25个月后又为其进行了心脏移植,是我国迄今安装左心辅助装置时间最长并成功进行心脏移植的患者,在亚洲也仅有个别成功的记录。

  2001年,成功开展了非常复杂的心房+心室双调转手术,为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1999年,国内第一例非体外循环下双向Glenn手术,并获成功。

  1998年,国内第一例Ross手术。该手术由于需要主动脉、肺动脉根部的替换和心脏冠状动脉的重新移植,被认为是心血管外科领域的最难手术之一。

  1998年,成功开展了冠状动脉搭桥合并特发性心肌病同期手术。

  1997年,在国际上第一次报告了室间隔夹层瘤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结果,并对病因进行了探讨。

  1997年,改进了传统治疗主动脉弓中断或缩窄合并心内畸形手术方法,使原本需分次手术的疾病一次手术即可治愈,显著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1997年,成功开展了慢性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血栓内膜剥脱术,为本病的外科治疗进行了开拓性工作。

  1994年,成功开展心肺移植手术。患者为终末期心肺病变,手术异常顺利,死于意外和感染,手术后存活15天,为当时国内最好记录。

医者楷模,学术大家

  吴清玉教授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和基础研究四十余年,是我国心外科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现今国内第一位美国胸外科学会(AATS)会员、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会员、我国唯一欧洲心胸外科学会(EACTS)会员、亚洲心胸血管外科学会(ASCVTS)荣誉会员、世界儿童及先心病外科学会(WSPCHS)亚洲代表常委、美国《胸外科年鉴》中国大陆编委、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微信图片_20210601172857.jpg

2007年,吴清玉教授应邀在学术水平最高的美国胸外科学会第87届年会上作关于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的专题报告,是该年会举办87年来我国第一个有关先心病的大会报告

  2014至2020年, 吴清玉教授连续七年入选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榜单,在心外科领域排名第一。他曾6次赴国外进行手术示范,应邀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并作特邀报告50余次。在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大血管疾病、人工左心辅助等领域皆有突出建树和创新成果,特别是冠心病、瓣膜病及疑难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疗效达世界领先水平。

仁心仁术,世界瞩目

  经吴清玉教授手术的患者逾万例,其中大部分为复杂疑难危重病例,很多患者都是辗转找到他,只为争取最后的希望,而吴清玉教授从未拒绝。一位先心病患儿曾几度求医无门,再得不到有效治疗,可能很快就会离开这个世界。伤心欲绝的母亲抱着孩子,在电梯里遇到了吴清玉教授,他们并不知道遇到的是一位顶级心外科专家。吴清玉教授说:“这个孩子病的很重,我可以帮助你们。”最终,孩子手术获得成功,生命的乐章重新奏响。

  吴清玉教授在国际上独创性地提出三尖瓣下移(Ebstein畸形)解剖矫治的新概念,使98%以上的该病患者免于人工瓣膜替换,这是治疗该病的重大进展。相关论文发表在美国《胸外科年鉴》,被国际上最负盛名的治疗小儿先心病的专家克利夫兰医学中心小儿心脏外科主任Roger B. B. Mee教授认为是治疗Ebstein畸形的重大进展。美国梅奥诊所著名心脏外科专家Dearani Joseph. A.教授率领的手术小组于2004年,专程至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此项技术。迄今吴清玉教授是世界上治疗Ebstein畸形患者数量最多、疗效最好的心血管外科专家。

微信图片_20210601172859.jpg

美国梅奥诊所著名心脏外科专家Dearani Joseph. A.教授率领的手术小组于2004年专程到清华大学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观摩吴清玉教授手术

  他制定了法洛四联症根治手术的技术标准,并被写入心血管外科教科书。该标准扩大了该病手术适应证,使手术死亡率由10%左右降至0.8%以下,并保持至今,达国际领先水平。相关论文发表于美国《胸外科年鉴》,世界心外科创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C.W.Lillehei教授在特邀评论中正式评价:所得出的结论正确,手术结果是英文文献中最好的。他在国内率先开展新生儿复杂心脏手术,为出生仅2、5、11、26小时患有大动脉转位的患儿实施了大动脉调转手术,全部获得成功,改写了国内不能治疗此类疾病的历史,并将大动脉调转术变成常规手术。

微信图片_20210601172901.jpg

吴清玉教授与世界心外科创始人之一、世界上第一个实施法洛四联症根治术的C.W.Lillehei教授合影

  他在国内率先解决了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关键技术问题,并进行推广。2000年,他首次在网上向全世界直播冠脉搭桥手术全过程。他亲自手术治疗各种疑难复杂危重冠心病患者3500余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成功率99.5%以上。作为第一完成人,他负责的“提高冠心病外科治疗效果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得国务院颁发的200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他培养了大批技术骨干,使全国百余家医院都能完成此种手术,通过“十五”攻关,将全国5000多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死亡率降至1.7%(美国2%~3%)。

厚德精业,领航发展

  作为心外科专家和学科带头人,吴清玉教授于2004年3月创建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由麻醉科心脏外科心脏内科、体外循环组和手术室、ICU医务人员共同组成国内外一流的优秀团队。心脏中心始终以 “再塑生命,从‘心’开始,争为天下先”为宗旨,以国际领先水平为目标,坚持以疑难、危重和复杂畸形及心血管疾病治疗为特色,发挥心脏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巨大优势,在医疗、教学、科研、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内、外科密切合作的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心脏小儿科射频消融和起搏器手术例数始终居全国儿科领域首位。医院也作为北京市危重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会诊指定医院、北京市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机构和治疗机构、中国复杂先心病救助中心,发挥着重要作用。

  十余年来,心脏中心已完成各类心脏手术6000余例,85%以上为辗转全国各地无法医治慕名而来的疑难、危重症和复杂心脏畸形患者。年龄从出生2小时至80岁以上,体重从1.75公斤的低龄低体重患儿(占10%)到100公斤以上的各种心脏及大血管高难度手术,包括世界上最复杂的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术、单心室分隔术、室缺合并肺动脉闭锁矫治术、危重冠脉搭桥和复杂瓣膜手术等,其中小儿主动脉瓣成形、巨大左室肿瘤切除、大动脉转位调转术后升主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缩窄矫治、改良Nikaidoh手术后成功应用人工心脏辅助等手术疗效达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为止,心脏中心各种疑难复杂心脏手术成功率达95%以上,治愈率和疗效均达国际先进水平,其中三尖瓣下移畸形矫治、右室双出口、法洛氏四联症根治术等的手术疗效居世界领先水平。

教书育人,桃李芬芳

  除手术外,吴清玉教授还夜以继日地负责科研、教学及医护人员的培训工作。共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10项。发表论文295篇,第一及通讯作者162篇,SCI收录4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14部。培养博士、硕士59人,桃李满园。

  他带领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充分发挥教学职能,坚持开展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组织疑难病例讨论,举办专题讲座授课,组织心内科、心外科及心脏小儿科专业教学查房,接收全国进修医护人员及实习生300余人进行专业培训。

  2019年,他着手重新编写心脏外科学教科书,书中的大部分资料来源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多年的工作和各种经验的积累,从文字、照片,到参考文献和每一个病例,他都亲历亲为,有些病例甚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力争反映本学科的当代最高学术水平。他将自己宝贵的经验毫无保留地教给需要的人,希望培养能更多优秀的青年医师,为我国心外科事业做出贡献。

  吴清玉教授不仅仅教给学生及青年医务工作者手术技术,他还经常告诫他们:应在任何情况下坚持病人安全和康复至上,近期与远期疗效同等重视。拒绝诱惑,勇于创新,知行相辅,绝不蛮干。他多年以前写过一个目标,也是心脏中心的宗旨:再塑生命,从“心”开始,争为天下先。他说,“心”不仅是指患者的病,更是指医生的态度,学识,技术和疗效。“争”字优于“敢”字是要更多地主动进取,而减少盲动。做任何事情都要追求完美,有的外科医生认为会因追求完美而出问题,会放弃对完美的追求,实际上这是在手术过程中偏离了完美和对完美的认识有偏差,而不是追求完美的错。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吴清玉教授贯彻一生的是自强不息,心无旁骛,一以贯之,医以贯之。他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对心脏外科事业的热爱和执着,对技术精益求精和尽善尽美的追求,对医学教育的孜孜不倦,体现在握在手中的手术刀上,体现在讲台上,体现在所写的每字每句上,体现在每一个患者的心里。

  让我们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