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Special report

院庆60周年专题

【庆甲子华诞 听学术之音】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举办第二届内分泌论坛

作者:李娜 来源:内分泌科 发布时间:2019-09-09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庆祝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周年华诞,推动北京地区内分泌学的发展,提高内分泌科医务工作者诊疗水平,加强学术交流,由北京糖尿病协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第二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论坛”于9月6日在我院报告厅举行。此次大会邀请了北京内分泌领域的知名专家,针对内分泌科常见病及少见特殊病例,如糖尿病、肥胖、骨质疏松、高血糖与肿瘤、垂体瘤、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肾上腺等疾病诊疗展开学术交流,学习国内外治疗新进展,拓宽临床诊疗思路。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朱栓立主持会议。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40.jpg

  我院党委书记类延旭致开幕辞并指出,内分泌科一直注重人才的发展与培养,致力于为广大医师打造一个先进、科学、严谨的学术交流平台,通过临床与科研相结合的培养模式,使得医师诊疗水平逐年提高,让床位周转率及床位使用率不断提升,让患者得到更好地服务。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43.jpg

  朱栓立结合2018年EASD会议内容,由浅入深地剖析了“2型糖尿病的综合管理共识”。他强调糖尿病不是一个孤立疾病,控制高血糖除了药物治疗外,更重要的是改变生活习惯;糖尿病的管理需注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避免超重和肥胖、注重低血糖的预防。糖尿病血糖控制的标准和方法因人而异,治疗药物和HbA1c目标的个体化,需充分重视糖尿病整体治疗的概念。

  会议从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热点出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聚焦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最新进展。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45.jpg

  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王广教授为大家详细介绍了2018年EASD会议关于“2型糖尿病的预防:梦想成真”的精彩内容。2017年,全球20-78岁的成年人患糖尿病人数高达4.25亿,糖尿病预防局势并不乐观。他强调,生活方式干预可预防IGT进展为2型糖尿病,需要从个体、生活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入手。他指出,关注精准医学、儿童肥胖管理以及探索更优的糖尿病预防模式将是未来糖尿病预防的方向标。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47.jpg

  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晓平教授聚焦“高血糖与肿瘤发生风险的关系”,是我们临床医师及每一位高血糖患者密切关注的问题。她从糖尿病与肿瘤发病风险的流行病学、高血糖与肿瘤发生相关机制,及二甲双胍抗肿瘤机制三方面娓娓道来,再次指出肥胖、超重与饮食是糖尿病与肿瘤的共同潜在因素,这让与会者深刻认识到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体重管理至关重要。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49.jpg

  我院药学部主任魏建英从胰岛素过敏反应的现状及困惑,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胰岛素过敏反应的处理对策及速效胰岛素类似物使用的注意事项。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50.jpg

  糖尿病研究所芦海主任从2型糖尿病肠促胰岛素的缺陷、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缺陷、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肾脏在葡萄糖的调节中的作用四个方面讲解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52.jpg

  内分泌科开展了肥胖、骨质疏松、垂体及肾上腺疾病等专科门诊,深受患者好评。林静主任医师、李红梅副主任医师、李静宜副主任医师、郭伟宏副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指南及文献学习,分别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垂体瘤难点的诊治”“2型糖尿病的体重管理”“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指南解读”几方面展开学术交流,针对以上特殊人群的疾病诊疗作了详细讲解。李娜主治医师为大家分享了关于“2018年ADA/EASD共识解读”的相关内容。

  最后,赵灿、聂毅、郎慧芳、刘龚玫子医师从临床少见特殊病例引出关于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高尿酸血症、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库欣综合征的规范化诊疗,理论与临床相结合,使大家对这些内分泌科少见病有了深刻的认识,积累了更丰富的临床经验。

微信图片_20190909165854.jpg

  我院第二届内分泌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一场丰盛的学术盛宴,会场座无虚席、掌声不断,与会者与各位教授面对面讨论交流,使前来参会的临床医师、药师、麻醉师、社区医师及护士受益匪浅。我们期待明年学术会议与您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