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Health scienc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知识

第十八个全国“爱耳日”-关注儿童听力健康

作者:李丽 来源:预防保健科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17年3月3日,是第十八个全国"爱耳日"。本次“爱耳日”主题定为“关注儿童听力健康”,一方面是为了帮助公众了解儿童听力残疾现状、致病原因、儿童听力残疾预防与康复方法,树立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的理念,降低儿童听力残疾的发生几率;另一方面也是为唤起全社会对听障儿童的关注、理解和帮助。为听障儿童全面发展,早日步入正常人社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新生儿期防聋

  1.小儿期防聋:感染性聋是婴幼儿时期常见多发病,其中以小儿渗出性中耳炎导致的传导性聋及由于腮腺炎、高热等疾病导致的感觉神经性聋最为常见。小儿期耳聋早期多不易发现,特别是感染期经常使用氨基甙抗生素进行治疗更容易发生耳聋。所以预防感染,科学用药是重要的防聋措施。

  2.预防药毒性耳聋:对某性疾病的治疗可能要用一些必要的抗生素,尤其氨基甙类抗生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对内耳有损害。特别在儿童早期症状很不明显,因而难以早期发现。加强医学监护是诊断早期耳聋的重要手段。药毒性耳聋应以预防为主,禁止滥用耳毒性药物。对有家族性中毒史的和肾功能障碍的患者,应禁用耳毒性药物。婴幼儿、妊娠期妇女、老年人对耳霉性药物同样敏感,应该禁用,必须使用时也应慎重。在用药过程中,一旦发现耳中毒症状,如头晕、耳鸣、听力减退、平衡障碍等,应立即停药。此外,对于应用氨基甙类抗生素的病人,最好定期检测血清抗生素水平及听力情况。用8000Hz以上高频纯音,进行听力测试有助于早期发现耳中霉。一旦证实听力减退,可以及时停药,对仍保留8000Hz以下语言频率的患者为时未晚,不影响听声及语言的发展。

  家长怎样通过观察宝宝的行为表现判断宝宝是否有听力障碍?

  孩子出生后,家长可以按照下述各项在各个年龄段进行自我评定。只要没有以下相应的行为表现,则应该怀疑孩子的听力有问题。

不同月份婴幼儿应有的正常听力反应

年龄(月)

行为表现

1

眨眼、惊醒、听到声音停止动作。

2

跟他讲话有反应,睡觉时听到大声能醒,对突如其来的声音能有所觉察,如静下来、不笑不动等。

3

开始能侧耳听声,对不同的声音有不同的表情,眼睛与头部有偏向声音的定位意识。

3-4

头能开始转向声源方向(4个月开始),两眼能转到同一方向。

4-5

对叫他有反应,能够辨别出母亲的声音。

5-6

头能轻快地转向声源。

6-7

在电视机换节目时有反应,如静下来眨眼睛等。

7-8

对动物的叫声也开始有反应,开始能注意到雨声、车声,能听懂一些话,如说“再见”他能招手等。

9-12

会叫“妈妈”,头能转向下面或侧面寻找声源,对他唱歌会手舞足蹈。

12-18

能按成人简单的指示行动,当父母说孩子身上的某些部位,如“头头”“鼻子”“小嘴”等名称时他会指点。

18-24

会说一些话,并能转头自如地寻找声源

24-36

能明白物品功能,能听懂许多的指令,如跳、吃、带帽等。2岁以上孩子的听力水平接近成年人,语言能力发展较快。

  哪些新生儿及婴幼儿容易发生听力障碍?

  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住院超过5天;

  2) 儿童期永久性听力障碍家族史;

  3) 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病等引起的宫内感染;

  4) 颅面形态畸形,包括耳廓和耳道畸形、腭裂等;

  5) 出生体重低于1500克;

  6) 高胆红素血症达到换血要求;

  7) 病毒性或细菌性脑膜炎;

  8) 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1分钟0-4分或5分钟0-6分);

  9) 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10) 体外膜氧;

  11) 机械通气超过48小时;

  12) 母亲孕期曾使用过耳毒性药物或袢利尿剂,或滥用药物和酒精;

  13) 临床上存在或怀疑有与听力障碍相关的综合征或遗传病;

  14) 头颅外伤;

  15) 反复发作或持续分泌性中耳炎发病3个月以上;

  16) 使用耳毒性药物史;

  17) 感染性疾病史,包括麻疹、腮腺炎等。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相关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