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特色医疗 >> 正文

特色医疗

巨大附件囊肿手术在我院顺利完成

发布时间:2017-07-2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日前,69岁的杨阿姨因为“反酸”到我院消化内科就诊,经过胃镜检查后确诊为“反流性食管炎,食道裂孔疝”。然而,细心的阎伟医生在查体时发现,杨阿姨腹部明显膨隆,腹壁静脉也明显曲张,这与一般的肥胖并不相同。进一步的腹部CT提示:腹腔见一巨大囊实性包块,大小30.1X21.2X29.1cm(左右X前后X上下);腹部超声也提示该包块上极达剑突(胸骨下端),左右达腋前线(通过腋窝前皱襞,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下极达盆腔。阎伟上报科主任,先后请来普外科妇科医生会诊,大家一致认为该包块为附件来源的可能性较大,决定将杨阿姨转到妇科治疗。

  妇科杨明珠李亚军医生接诊后,迅速收集整理资料,先后请心内科、肾内科、呼吸科、麻醉科进行会诊。综合多科意见,确定这是一例典型的巨大附件囊肿,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麻醉科会诊医师张菊指出:对于妇科而言手术操作难度并不是很大,然而麻醉风险却极高,是典型的“小手术大麻醉”。麻醉难度与包块大小成正比,巨大的包块首先可引起膈肌上抬,胸廓受压缩小,呼吸困难,多会伴随低氧和高碳酸血症;其次由于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长期受压,导致心脏前后负荷失衡,心脏功能受损;最后包块压迫消化道,引起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电解质紊乱。因此,手术时保证内环境和循环稳定是麻醉的重点。

微信图片_20170725091316.jpg

  7月17日,手术如期进行。由麻醉科贾广知医生担任主麻,先是常规的心电监测,然后穿刺桡动脉连续监测血压。考虑到杨阿姨循环易波动的特点,他们以小剂量、多次给药的方式进行麻醉诱导,以期循环稳定。然而,血压还是迅速从120/60mmHg下降到40/30mmHg。大家镇定地用早已备好的去氧肾上腺素和钙剂对症治疗,并快速补液。连续监测的血压,就像调皮的孩子,随着药效的变化而上蹿下跳。在历经9次100ug去氧肾和3次1g钙剂治疗以及500ml胶体液扩容后,多巴胺也以10ug/Kg/min速度泵入,血压终于稳定在120/60mmHg左右。医生护士们一边与血压搏斗,一边完成了气管插管和右锁骨下静脉置管。中心静脉压(CVP)显示为17mmHg,显然比正常人5-12的正常值高了许多。但是对杨阿姨的血压而言,这个17却尤为重要。

微信图片_20170725091323.jpg

微信图片_20170725091329.jpg

  妇科杨明珠李亚军医生选择脐下切口,快速消毒铺巾。按照手术原则,先用盐水袋进行上腹部加压,CVP随之上升到了23mmHg。娴熟地开腹后,将囊性包块显露出来,然后用荷包线将引流管缝在包块上,下面就是在血压、CVP指导下放囊液了。放液中,要随时调整血管活性药和血容量,重点是要慢。放出囊液3000ml时,CVP降到20;6000ml时,CVP到18;9000ml时,CVP到15;最终囊液放出11000ml,CVP降到了10。大家发现囊肿与心律同步搏动,就像心脏搏动一样。这是囊性包块巨大,占据腹腔大量空间,腹主动脉的搏动传导过来所致。放液过程历时70分钟,虽然漫长,却十分必要。血压维持得很平稳,除了用血管活性药,还补充液体2000ml。放空囊液的巨大囊肿,平铺后呈圆形,直径40cm左右,几乎铺满腹部。随着囊液放出和血容量的补充,杨阿姨的循环状态从病理状态的平衡转入生理状态的平衡。

  随后,妇科医生进行了囊肿连同子宫双附件的切除手术,术中病理提示为交界性的囊腺瘤。关腹后,以腹带维持较高的腹腔内压,CVP升到14mmHg。见到循环稳定,大家决定停用麻醉药,杨阿姨苏醒很快,拔除气管导管过程也很顺利。经过20分钟的麻醉恢复,血压、CVP、呼吸都很平稳,直接转回妇科病房。术后几天,随着逐步放松腹带,杨阿姨循环稳定,恢复良好。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群众对体检的重视,这类巨大附件囊肿将逐渐成为罕见病例,许多医生都是在课本和文献上才能见到。这例典型手术的顺利开展,体现了妇科麻醉科以及各诊断科室的高超技术,也体现了我院多科协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