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特色医疗 >> 正文

特色医疗

太不容易了!这才是最真实的急诊科故事

作者:杨昆 来源:急诊科 发布时间:2022-10-2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在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时时会上演各种扣人心弦的故事,这些故事里既有与死神赛跑的惊心动魄,也有在危急中被放大的人情冷暖。

  这次要记录的病例老韩,是位六十多岁的北京大叔。

  那天是周五,我和军哥(急诊科医师李旭军)一起值抢救室的白班。我们那个班风平浪静,让人有些不适应。可是到了晚上7点多,由远及近传来120急救车的警报声……

5.jpg

  我们快步走出急诊科大门,只见120急救医生急忙抬进患者,并对我们说“是喘憋的患者!”等看到患者时,我们发现他已经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了。按照心肺复苏的启动流程,判断患者意识后,第二步立即判断呼吸和脉搏。这时赶来的急诊三线婧姐(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史婧)已经迅速判断完第二步开始进行胸外按压,并指挥我们赶紧把患者转运进抢救室,立即准备气管插管。我不禁在心中默默感叹,我还在判断患者是濒死样呼吸或叹气样呼吸时,高手已经在迅雷不及掩耳之时出手了,快几秒也是多年修炼的功力啊!

  患者被送入抢救室后,救治场面愈加紧张激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气管插管的设备已经准备就绪;迅速连接心电监护,暂停胸外按压,判断心跳直线,不可除颤心律,继续人工胸外按压并同时连接自动胸外按压机;可视喉镜下置入气管插管,过程顺利,深度距门齿24cm,固定气囊和牙垫,简易呼吸器连接气管插管处,继续送气保证氧合和通气。另一边开启呼吸机完成参数设置,包括机控模式、容量控制、初始氧浓度100%、潮气量(按理想体重6~8ml/kg)、呼气末正压(PEEP)。此时护士在患者外周循环极差的条件下,建立了一条输液通路,并快速完成血气、心肌酶的检测。胸外按压10分钟后,再一次判断患者心律时,监护仪上不再是直线一条,我们欣喜地看到了患者自主心律恢复的波形!这一刻,所有抢救人员悬着的心都放下了一些。

  之后,我们几个医生做好分工,军哥继续守在患者身旁指挥余下抢救,并且已经跟夜班接班医生阿坤(急诊科医师王坤)做着详细交接。为患者提供进一步高级生命支持,建立深静脉通路,补液同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根据患者血气指标精细调整呼吸机参数,并且为了更好地让患者配合,给其充分镇静镇痛。完成导尿严格记录每小时的出入量;给患者冰毯,冰帽亚低温治疗,心肺复苏后24小时将患者体温控制在32~36℃,做好脑保护,降低昏迷患者死亡率。婧姐推来B超机,床旁给患者完成了超声FAST检查,排除急性创伤出血,肝周、脾周、心包、盆腔均正常。但是,婧姐在剑突下发现患者下腔静脉充盈、双侧胸腔也有积液,心脏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心脏的整体收缩功能也下降。结合患者复苏后的心电图提示心脏下壁缺血,心衰重要指标Bnp明显升高,心肌酶轻度升高,考虑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急性心衰这类心源性因素,导致的突发事件。于是,她又请了心脏中心心内科医生王一可、贺威会诊,同意我们的判断。此时,看着仍然没有完全脱离危险的患者,我们一定要为其争取后续冠脉检查治疗的机会,有心脏中心强大的后盾支持,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动力。

  我在患者自主心律刚一恢复后,就马上出去和家属了解情况,并且交待抢救过程,当然仍然要告诉家属,患者随时也可能出现呼吸心跳停止,交待病危总是残忍和痛苦的。老韩的老婆和儿子告诉我,老韩有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很多年了,医生也建议透析治疗。但对于一名患者来说,决定开始长期规律透析治疗,终究是艰难的。前不久,老韩终于下定决心并且完成了动静脉瘘手术,在等待透析过程的今天,趁着天气好,他带着一家人早早的就出门钓鱼了,后来太阳出来天气热了,老韩体力不支,10点就收拾东西回家,到家后老韩很快回自己屋休息,家里人也没太注意,等下午5点多叫他起床时,发现老韩不对劲,叫不醒、呼吸也不好……于是出现了故事开始,急救车呼啸而来的那一幕。

  了解完这些后,我一方面庆幸老韩来医院还算及时,一方面又有点难过。因为老韩年纪与我父亲同龄,正应该享受生活的美好,如果一口气没上来,天人两隔的悲剧就成了现实,他手腕上的动静脉瘘,可能一次都用不上了。

  我们将信息汇总给阿坤后,身经百战的他接受困难挑战,一点不虚,他捏着皮球(简易呼吸器)带着患者完善了全身CT,一方面排除了颅脑突发疾病的可能,另一方面更加证实了心衰、肺水肿、胸腔积液的诊断。到了晚上,老韩气道里不断喷涌出粉红色泡沫痰(如教科书般经典的肺水肿症状),已经限制入液量,并加强利尿治疗,但老韩的肾脏功能差,不足以帮他渡过难关,如果今晚不紧急做床旁血滤,前面的那些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阿坤向家属交代后,家属没有半点犹豫,表示无条件配合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很快,患者三腔置管完成,血滤机也安装完成,机器转了起来,老韩的循环容量管理也变得更加从容。

  经历一个晚上惊心动魄的抢救,老韩度过了生死考验,在后续几天的治疗中,他的生命体征、化验指标逐渐向好的方向改变。但我们还是担心,他是否能真正清醒并脱机拔管,这就好像一架飞机刚经历了严重颠簸损害,又要在风险极高的地方着陆,何其艰难。而老韩的求生欲望再一次让我们感动,就在抢救后的第5天,镇静药逐渐减量,在一次吸痰过程,他被刺激醒了,甚至能明白一点点我们的话,知道我们在救他。我们非常惊喜,老韩挺住了!在随后的几天里,老韩慢慢恢复,状态也好起来。于是我们迎来了关键时刻,一切准备就绪(无创呼吸机、地塞米松、负压吸引、雾化药物和设备),老韩也一切准备就绪(神志清楚、自主呼吸可、氧合通气指标可、血压正常,没有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呛咳反射好,没有发烧痰多等感染症状),顺利进行自主呼吸试验和漏气试验后,铸铸医生(急诊科医师刘铸)和大徐医生(急诊科医师徐海军)为老韩成功拔除了气管插管。这一刻才正式宣告,抢救老韩成功!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我们这个团队能扛!

  再后来,老韩转入心脏监护病房继续接受治疗。一天我在住院楼外面看到了他的爱人,她正兴奋地向旁边家属谈着老韩经历的生死抢救,当我经过她身旁时,没想到被她认出后紧紧拉住,并把我“骄傲”地介绍给患者家属。那一刻,说实话有些开心也很惭愧,功劳属于急诊团队和心内科团队,同时也离不开家属的支持,还有老韩的顽强和求生欲,又争取到一次新生。

  急诊科将这次生命接力棒顺利交接给心内科,待老韩平稳好转后,心内科再把接力棒交接给肾内科。医者救死扶伤,并不需要伟大的口号,我们希望老韩再一次享受钓鱼,开始规律血透时,能知道新生活的来之不易。

  我想最后结尾时用一句话勉励我们辛苦奋斗在一线的同行们——

医生为什么不断实践?

因为必须用他的确定,

尽量对冲医学的不确定。

  虽然急诊医护人员不是创造神话的人,但一定会付出全部的努力守护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