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团结,紧张,严肃,活泼:这场总结会,开得真好!

作者:贾广知 来源:麻醉科 发布时间:2022-02-0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度麻醉科手术室总结会圆满召开,对优秀人员进行了表彰。科室为每位职工准备了吉祥物小老虎,送上新春的美好祝愿。来自新疆维吾尔族实习医师阿丽牙,表演了精心准备的民族舞蹈,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谢和祝福。现场不仅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气氛,汇报总结环节也体现了麻醉科手术室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工作氛围。

微信图片_20220207094310.jpg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院医护人员冒着巨大风险、克服种种困难,不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正常医疗需求,还实现了住院患者和医务人员两个“零感染”,尤其不易。2021年麻醉科手术室各项工作量都较2020年大幅增长,并超过了2019年。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我们积极参与核酸采集、疫苗接种等各项抗疫行动,在保障两个“零感染”方面贡献了重要力量。总结会上,科室各方面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各自分管的工作,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赢得了在场同事们的阵阵掌声。

  住院总医师杜士魁介绍了工作安排和运转情况。2021年,麻醉科手术室的业务量大幅增长,工作地点除了中心手术室、心脏手术室,还广泛扩展到疼痛门诊、导管室、消化内镜室、妇科门诊手术室及产房,每个独立工作单元都需要至少一名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来负责,还有不定期的核酸检测、疫苗接种保障工作需要安排。杜士魁灵活安排,麻醉科手术室同仁全力配合,辛苦付出,解决了人员短缺的问题,保证了每台麻醉安全与高效。多年来,科室以麻醉安全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持续严抓麻醉质量控制。2021年,我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张东亚被北京市临床麻醉控制与改进中心授予“优秀麻醉质控专家”荣誉称号。

  疼痛业务主管庞晓林介绍了疼痛工作。随着人才培养,疼痛诊疗队伍增加到6人,疼痛门诊和疼痛治疗量均迅速恢复并超过了2019年,尤其疼痛手术量达到了130台,大批来自北京以外的患者来到我院就诊,大大缓解了困扰很久甚至多年的慢性疼痛顽疾。副主任医师关圆在半年时间里,坚持创作“快手”视频200多条,成为拥有60万粉丝、总浏览量超过4000万的“网红”,扩大了科室和医院在业内和患者中影响。同时,以疼痛治疗为核心的科研工作,发表了两篇高分的SCI论文,还指导一名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

  麻醉科副主任李慧先总结了全科各方面工作情况,并详细汇报了各麻醉业务增长的情况。其中,麻醉例数达到13750,较2019年增长8.5%;尤其是手术室外麻醉例数达到8302,较2019年增长12.7%;麻醉门诊例数达到6116,较2019年增长37.9%;疼痛门诊量达到4823,较2019年增长8.8%;疼痛门诊治疗例数达到2414,较2019年增长9.6%;疼痛手术例数达到130,较2019年增长23.8%;理疗例数达到7388,较2019年增长57.8%。手术室外非常规业务量的迅猛增长,成为近年来的显著特点。一大批危重患者的抢救,配合各兄弟科室开展疑难、新型手术的顺利开展,也充分体现了麻醉科手术室专业水平。

  宣传主管贾广知介绍了科室的宣传工作。全年共有24人参与宣传稿件撰写,共向医院宣传部门投稿44篇,在全院各临床科室中并列第一。宣传稿件涉及临床危重症救治、科室管理、新技术科普、科研教学等方方面面,有力支持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社会影响力。2021年医院宣传工作总结会中,麻醉科4人获得表彰。在宣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新晋网红”关圆副主任医师、“科普达人”崔正物理治疗师,作为获奖代表,在发言中介绍了短视频制作和科普写作中的经验。此外,科室还积极参与麻醉周、疼痛周、新华网大健康直播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收到了很好效果。

  综合手术室护士长马晨芳,介绍了四层手术室工作情况。各手术科室手术量稳步增长,三、四级大手术比例提高至61.5%,腔镜微创手术比例提高到40.1%,大量新型、疑难手术包括杂交手术室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泌尿双镜手术、耳内镜手术、骨科UBE手术等均在护士们不断学习和高质量配合下完成,并不断提高了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护士队伍中,30岁以下占比达到72%,既充分发挥了年轻人的活力和干劲,又通过59次讲课加强教学稳定,提高了手术配合水平。还举办了“第一届手术室护理知识竞赛”,参加了“北京市手术室护理学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临床工作以外,还参与院内、外疫情防控65人次,很多都是在周六、日或者下夜班时间积极支援,圆满完成任务。

  护士张颖代表心脏手术室麻醉主管和护士长,做心脏手术方面的工作汇报。成功配合心外科、心内科的冠脉搭桥与结肠癌根治同期手术、危重心脏肿物切除术、超低体重(560、770克)早产儿先心病手术、小切口冠脉搭桥术、先心病合并严重气管狭窄同期手术、ECMO下冠脉旋切术等新型、危重、高难手术的开展。麻醉、护理、体外循环团队都充分展示了高技术水平,走在了行业前列。此外,通过制定防疫手册、明确工作流程确保了临床安全,同时积极参与到院内外的各项抗疫活动中。

  张艳丽汇报了科研教学工作进展。全年共完成业务学习91次,除延续理论讲课、指南学习、病例讨论等传统形式外,新增的7次英文文献报告、12次新技术WORKSHOP等模式,取得良好成效。2名统招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3名在职研究生和1名统招研究生在读,研究生教育规模稳步扩大。本科实习生方面,7名来自山西医科大学的实习生顺利毕业,又有6名入科室学习。成功举办了第11、12届危重症论坛、北京医学会清华系统病例讨论、第17届清华大学麻醉与疼痛论坛。发表科研论文4篇,科研基金申请2项,申请达7人次,科研热情持续高涨。

  此外,相关科室负责人也介绍了业务开展情况。输血科副主任杨永涛介绍了输血科运行情况,尤其是非计划用血、超计划用血、手术平均用血等考核指标对各手术科室带来的具体要求,麻醉手术要加大推广自体血液回收、术前自体血采集、成分输血、凝血监测等多项节约并合理用血措施,保障临床手术的开展。崔正医师介绍了理疗科的运行情况,积极发表科普文章,介绍物理治疗的优势,业务量较前两年大幅增长。杨岩松介绍了氧气站的运行情况,全年为全院供液氧556.1吨,安装了静电接地释放装置、液氧罐电子液位计、气体浓度报警装置,保证了全院的用氧安全。

  张东亚认真听取大家的汇报,给予充分肯定,并做出了精彩点评。他强调,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新的一年,我们要继续严把麻醉质量控制,保障临床安全。即将全面开展的DRGS工作不仅仅是付费模式的变革,而是通过付费模式改革全面促进医疗质量和效率的提升,麻醉科手术室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一定要通过提升技术和管理,保障该项工作在我院全面顺利实施,为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作出积极贡献,将成为2022年的工作重点。

  麻醉科各项业务的蓬勃开展,是全院高质量综合发展的一个缩影。这离不开各级领导的关怀,更离不开兄弟科室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麻醉同仁将继续踏实工作,开拓进取,向着“为生命保驾护航,为手术创造条件,积极践行舒适化医疗,创建无痛医院”的目标,大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