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报道Special report

院庆60周年专题

【庆祝建院60周年】建学科、带队伍、保安全、促发展——麻醉科

来源:麻醉科 发布时间:2019-10-2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编者按】2019年,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建院60周年,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也获得了良好声誉和广大患者的充分信赖,值此之际,让我们一起来领略部分临床科室的靓丽风采......

  薪传六十年,奋进新甲子!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到今年已建院60年,隶属清华大学也16年了。按照清华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医学及生命科学战略部署,麻醉学科不但是医院发展平台性科室,也是体现医院综合救治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科室。经十余年建设,麻醉科搭建平台保安全,完成了许多危重、疑难和复杂手术,不但成为麻醉专业领域技术全面、特色突出、梯队合理、管理高效的一支学科队伍,还完成了从麻醉学到围术期医学华丽蝶变,为促进全院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微信图片_20191029093609.jpg

  一、今昔对比,成绩显著

  麻醉科成立之初隶属大外科,技术单一仅能完成相对简单的手术。相比教学医院,麻醉理论和操作技能均有较大差距,学历偏低,教学和科研空白,缺乏手术室外麻醉等诊疗技术。

  2004年,受吴清玉教授力邀,张东亚来到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担任麻醉学科带头人和科主任,成为麻醉科学科建设的分水岭。

  张东亚指出麻醉专业不但自身要做强,还要通过麻醉学科建设,提高全院核心竞争力,促进清华临床医学发展。遵循“诚信为人、严谨为医”院训,张东亚主任制定了科室近、远期发展目标,首先,依托心血管和婴幼儿麻醉技术,采用轮训以点带面,在科内重点培训种子选手,再通过种子选手普及给每一位麻醉医师;其次,实行住院总医师制度和主治医师分工负责制;再次,建立系统化的教学和科研体系,通过外送和内培,强化人才培养。科室还要求青年医师完成3年规培、1年心脏手术麻醉轮训和1年住院总医师工作,高年资主治医师业务全面,有技术特色和专长。目前,完成综合培训的麻醉科中、青年医师,业务能力超过大部分三甲医院同级医师,综合素质达到知名三甲教学医院同年资医师水平。经过十余年建设,麻醉科已成为集临床麻醉、急救复苏、危重症管理、疼痛诊疗、麻醉恢复、呼吸和血流动力学监测、重要器官保护、可视化技术、麻醉门诊和大型动物体外循环麻醉等亚专业齐全,以心血管、婴幼儿、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危重患者、电生理麻醉和疼痛诊疗为技术特色的临床重点学科,招收麻醉学硕士研究生、进修生和实习生,并在舒适化医疗和无痛医院建设中承担重任。

  相比2004年,目前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复杂、危重、疑难手术和三四级手术比例明显增长,手术室外麻醉大幅度超过手术室内,麻醉总工作量增加了近三倍,完成了近万例心血管麻醉,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创伤性诊疗技术水平和患者安全。

  二、建学科是关键

  学科建设,理念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管理是效率,人才是核心,梯队是传承。张东亚首先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涉及医、教、研和管理各方面,明确科室发展、创新理念;实行主任领导下的主治医师分工负责制,由高年资主治医师分别负责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鼓励大家参与科室管理。科主任、医疗、教学、科研主管、住院总和手术室护士长,既是科室核心管理层,也是质量控制核心人员,定期召开管理与质控会议。从临床质控和技术培训入手,理论学习与典型病例讨论并行,文献综述与临床科研并行,三生带教与提高师资力量并行,促进麻醉与相关科室业务相互拓展、提高。

  麻醉学科建设路线图,以心血管、婴幼儿复杂先心病手术麻醉为龙头,提高全员麻醉技术和围术期管理水平;麻醉整体技术和管理能力提高,使相关科室开展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危重症患者、婴幼儿和高龄患者手术成为可能,反过来促进麻醉工作。

  拓展手术室外麻醉业务,最主要和最困难的是转变观念。抓住本院医护人员及其家属对术后镇痛、无痛分娩和无痛腔镜检查等需求的契机,开展手术室外麻醉工作。相关科室和患者体会到“无痛”不仅仅是“无痛”,麻醉医师的参与更是临床安全的提升与保障,观念的转变顺应了时代发展,为舒适化医疗和无痛医院建设铺平了道路。

  急、危重症救治和手术外麻醉,以张东亚主任为技术后盾,麻醉科大力倡导多专业、多科室合作,为全院提供安全保障,创造了许多国、内外诊疗纪录。例如,亚洲第一例世界第二例新生儿经脐带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手术、生后2小时复杂先心病手术、羊水栓塞孕产妇救治、90岁高龄心衰骨折手术等。

  三、带队伍建梯队

  目前,新入职麻醉住院医师完成3年规培后,经1-2年心血管麻醉,还要担任为期1年住院总医师工作。规培结业和住院总期满后,科内进行学习汇报和述职,对科室业务、技术和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麻醉科每周固定晨课,十余年来从未间断,系统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带教,是临床教学的主要手段。特别是临床病例讨论,或偏重于临床或偏重于教学,对参与者特别是组织者要求较高;将临床上升到理论,以理论指导临床,在哲学的高度,依据方法论,逻辑清晰的剖析,规定时间内规范语言表述,培训临床思维和归纳总结能力。

  “清华大学麻醉与镇痛研讨会”创办于2005年,每年一届已连续举办15届。从2007年开始,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将北京市所有三级以上医院分为8个系统,每年每个系统在北京医学会礼堂举办一次临床病例讨论。与协和、北医和首医等系统并列,清华系统病例讨论会已连续举办多年,在北京麻醉界展现了“清华麻醉”的风采。张东亚主任作为全国知名小儿先心病麻醉专家,2016年,在《新青年》麻醉论坛首开先心病麻醉讲座;2019年,麻醉科杨永涛、邵燕斌和李惠先,心脏中心唐秀杰、陈国良和王廉一进行了先心病系列讲座,全方位宣传了我们医院,提升了我院社会知名度。

  四、抓质控保安全

  麻醉管理具有精准化和个体化的特点,科室根据每位患者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结合麻醉医师技术特点和经验,进行最佳匹配。麻醉管理做到术前掌握手术专科情况、重要器官、全身状态及手术特殊要求;术中制定科学、合理麻醉方案、应急预案,为手术创造条件;术后密切随访及时反馈。

  作为最后一道安全关,麻醉科大力倡导危重症患者全院会诊制度,全年参与院级病例讨论数十次。张东亚主任践行多科室诊疗(MDT),搭建平台如危重症论坛、胸疼论坛、急腹症论坛和心衰论坛等,将术前准备、术中管理和术后恢复三阶段有机结合起来,理顺流程、提升效率,避免缺乏全局观和统一诊疗所引起的安全隐患。羊水栓塞、胸腹复合伤、心脏刀扎伤、胸科肿瘤、术中大出血、休克和严重内环境紊乱等危重症围术期管理质量大幅度提高,仅危重症管理论坛已成功举办了八届。2017年,我院洁净手术室开始二次装修,MDT模式同样发挥了作用,不但没有影响临床工作,手术量和危重症手术较前一年还有所增长。

  五、新技术促发展

  张东亚主任时刻提醒,医院竞争最好的办法是发展和壮大自己,科室间的竞争也一样。麻醉科疼痛诊疗业务,在他的大力推进下,逐渐形成以微创手术为特色的综合治疗模式,从业人员中不乏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医师。疼痛诊疗使麻醉医师走出手术室、站上手术台、坐堂应诊、管理病房,提升了麻醉医师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

  六、互促进谋共赢

  没有强大的外科,就没有麻醉科,没有麻醉科保障,外科不可能发展,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也会大打折扣。张东亚主任与吴清玉院长密切合作,救治了许多危重、复杂、罕见心血管疾病患者,如先后为生后26小时、11小时、5小时、2小时复杂先心病患儿手术,创造并刷新了当时的国内记录。

  小儿射频消融技术在国内、外发展均相对较缓,除小儿病情相对复杂、技术要求高外,心律失常患儿麻醉技术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李小梅教授调入我院后,依托我院强大婴幼儿麻醉技术,从零开始在很短时间内做到全国领先,创造了许多国内、外纪录。

  与消化内科合作开展无痛胃肠镜诊疗填补医院空白;“无痛分娩”在我院已成功开展多年,且广受欢迎。与呼吸内科合作开展无痛气管镜检查,填补我院技术空白;与口腔科合作,使我院成为能开展无痛口腔诊疗少数几家医院之一。

  在手术室内工作量不断增加,手术室外战线越来越长的情况下,麻醉科还克服困难,完成清华大学援疆任务和卫计委对口支援科左后旗工作。血源不足长期困扰患者和医护人员,麻醉科积极开展血液麻醉和血液保护措施,保障复杂、危重和疑难手术安全。针对术前重要器官和全身功能状态较差的患者,以及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剧烈和出血较多的患者,采取措施及早介入,实施心、脑、肺、肾重要器官保护措施,避免发生严重、甚至不可逆性损伤,降低围术期死亡率。

  麻醉科申报新技术几十项,许多技术得以普及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七、重科研促学习

  麻醉科目前有博士3名,硕士8名,在读硕士研究生5名,具有充足的研究型人才储备。本着“建设学习型科室”的宗旨,麻醉科强力推进科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麻醉科重视基金申报工作,科内不但设立科研基金,还由专人负责组织和传达基金申报时间和要求。麻醉科还要求所有青年医师每年必须完成两次读书报告和两次病例讨论,锻炼学术交流能力。

  为促进清华系统内麻醉学、疼痛学和急、危重症医学共同发展,张东亚主任联合清华系统四家医院,创办了《清华麻醉与急危重症医学》季刊,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近5年来,麻醉科共获得各项基金资助7项,总计95万元,包括市级项目2项、清华校内项目2项、中华医学会项目2项、院内青年项目1项。麻醉科与清华、北航、首医的多所科研机构达成合作,2019年,与清华机械工程系合作,开始了基于大数据的呼吸状态监测与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项目,希望能够在医工结合方面开拓出新的道路。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张东亚主任带领麻醉科手术室,将业界公认技术复杂、风险大、要求高的麻醉,如心血管、婴幼儿、心脏病非心脏手术、小儿心律失常麻醉和危重症管理等,发展成为我院技术特色,使麻醉科手术室这一开放平台,不但越来越高、越来越大、越来越稳,还更具活力与竞争力。高、大、稳的平台必将创造更多的医学奇迹,训练出更多优秀临床专家。麻醉科手术室全体医务人员将一如既往,众志成城,以更热忱的态度和更优质的服务,为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院60周年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