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对外交流 >>国内交流 >> 正文

国内交流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功举办 “静脉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及规范化管理”培训班

作者:何苗 来源:护理部 发布时间:2019-07-0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在这烁玉流金的夏天,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届“静脉治疗新技术的应用及规范化管理”培训班于6月27日在学术厅顺利召开。这是我院在成立静脉治疗小组、开设PICC门诊一年多的基础上,护理部联合急诊科举办的首次静脉治疗学术交流会。副院长张东亚、纪委书记兼护理部主任陈淑苹出席了会议。

  会议特别邀请了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知名护理专家乔爱珍教授及我院综合ICU主任晁彦公急诊科主任关键麻醉科庞晓林医师、老年医学科张淑君护士长、急诊科李春香护士长、感染管理处蒋雪峰等7位专家,共有200余名院内外护理人员前来交流学习。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15.jpg

  张东亚致开幕词,肯定了一年来我院在静脉治疗上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同时他也指出,通过一次“惊险”的置管经历,论证了静脉治疗工作是优势和风险并存,要想做好静疗工作,需要不断的临床积累和扎实的功底,并希望与会人员积极学习,认真总结,提高整体救治护理能力。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18.jpg

  陈淑苹作为静脉治疗小组组长,介绍了我院静疗工作取得的经验成果,肯定了一年来静疗小组成员做出的不懈努力。她指出,静脉治疗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做的就是将它的优势发挥出来,最大程度地规避并发症和不良后果。她期待静疗工作向更深、更精的方向迈进。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20.jpg

  2018年12月21日,麻醉科普外科联合完成一例静脉输液港植入术,这是我院第一例独立完成的胸壁输液港植入术。庞晓林带领与会人员学习了这一新技术,使大家对输液港技术有了较充分的认知。同时他给护理工作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建议,强调静疗工作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以及护士在这项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22.jpg

  晁彦公带领综合ICU的医护团队始终走在先进技术前沿,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超声应用研究,并举办了数次全国重症超声培训班。他通过《超声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的讲授,传播了先进的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高精尖的技术,使在场的所有人员为之震撼,并对其科研精神钦佩不已。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24.jpg

  我院静脉治疗工作的推进得益于各方力量的指导和支持,尤其是依托急诊科开设PICC门诊,为此医护人员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最早在院内开展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的科室,关键在《超声在血管筛查及PICC置管中的应用》的讲座中,将专业性的事物以丰富的科普形式来体现,深受听课者的欢迎。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27.jpg

  PICC导管为长期输液的患者和化疗病人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静脉治疗通道,为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PICC导管的日常护理尤为重要。张淑君讲授的《PICC导管的维护及注意事项》,以实用性和通俗易懂获得了全场人员的认可。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29.jpg

  2008年10月,乔爱珍教授在全国较早地开展了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目前置管15000余例,成功率达到了99.9%,主编出版了全国第一本PICC专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了众多学术成果。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授课时间里,乔爱珍为听众呈现了全面、精彩、接地气的学习内容。她引用丰富的案例,提出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解决思路及疑难问题处理方法,其中有一些案例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尚未遇到过的,与会人员作出了积极的响应和互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31.jpg

  李春香已经多次在全国、北京市和院内进行《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及ECG尖端定位技术》的讲座,每一次她都以充满激情的授课风格带给大家新颖的知识和丰富的技巧。

微信图片_20190702163633.jpg

  北京市护理质量与改进中心最新发布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2018版)》指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是静脉治疗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蒋雪峰从循证护理的视角进行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预防》的授课,她强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后果严重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管理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要本着“零风险、零感染、零容忍”的理念。

  经过前期的精心策划和准备,以及专家老师精彩绝伦的授课,此次会议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丰富的学术文化盛宴。无论是本次会议的召开还是静脉治疗工作的开展,都只是我院的初步探索,希望今后为大家带来更精彩的学习内容,为静脉治疗的专科化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我院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