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系统药物
癫痫患者用药教育
一、什么是癫痫
癫痫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多发病和症状。它不是一种特异的疾病,而是各种病因导致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它是由于颅内外原因引起的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造成暂时性的大脑功能失常所致。大多数患者只有一种发作形式,约有30%的患者可有两种或更多的发作形式。
二、癫痫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
癫痫病诊断一经确立,应根据医师的判定给予治疗。治疗的主要方法是药物治疗和外科治疗。另外,药物治疗可以辅助外科治疗取得更佳的治疗效果。使用抗癫痫药的治疗目的是为了控制发作,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控制癫痫发作的主要治疗手段是药物治疗。
三、为什么有许多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不理想?
其根本原因是不规范用药,这也是部分患者“久治不愈”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临床上不规范用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选药不当:患者家属道听途说随意用药;医务人员对癫痫发作类型确定不准确或对药物作用了解不透,而选药不恰当。
2、剂量不足:由于抗癫痫药在人体中的个体差异较大,使患者体内的药物浓度产生差异,因而剂量不足的现象较为常见。这样不仅影响了药物的疗效,而且拖延了病程,甚至使患者苦恼而丧失治疗信心。
3、频繁换药:选药不当和剂量不足致使药物疗效不佳,是造成频繁换药的一个常见原因。另外,对药物疗效不佳的原因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而轻易更换药物是频繁换药的又一原因。
4、过早停药:患者对所服用药品知识缺乏了解,一味地害怕长期服药有不良反应或缺乏耐性而过早停药,给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影响。
四、患者如何正确使用抗癫痫药?
首先,应根据自己癫痫的发作类型,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1种适当的药物,从最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至能控制发作而不产生毒副作用为止。
其次,由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可能导致疗效不佳和一些较多、较严重的副作用。所以如果使用一种有效的抗癫痫药物能解决问题的话,最好不用两种以上的药物。当一种药物达到最大耐受量而无效,改用另一种药物仍然无效时,再考虑合并用药。
五、抗癫痫药应用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早服药:大多数专家主张癫痫诊断一旦确定就要开始用药。抗癫痫药使用越早,效果越好。一般认为,起病1年内经正确治疗症状缓解2年以上的患者有85%;发病2年以后开始服药者,症状缓解率只有50%;10年后则降至13%。
2、监测血药浓度的情况下调整剂量:患者对同一种药物的相同剂量,不仅存在疗效敏感性的差异,也存在耐受性的差异,因而临床用药剂量应以达到最佳疗效和能耐受为目标。当你使用一种药物治疗癫痫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这样可以使单一形式发作的患者免用多种药物。抗癫痫药物在体内的浓度稳定后,治疗效果才稳定。药物的血浆浓度相对地稳定在一定的水平一般需要经过3天~2周的时间,甚至更长。
3、服药方法有讲究:控制发作应尽量按相同的时间间隔服药。例如1天服药3次,则每次服药的时间间隔应为8小时。如果发现漏服,应在记起时立即服药,但如果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不用补服,恢复常规服药规律。千万不能在下次服药时服用双倍剂量。
4、特殊剂型服法特殊:抗癫痫药的剂型多种多样。胶囊应该整粒吞服,咀嚼片在服用前应尽量嚼碎,混悬液在服用前应尽量摇匀。
六、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有哪些?
抗癫痫药物种类繁多,新药层出不穷,但尚不存在无不良反应、耐受性好、价格便宜的十全十美的药物。目前,常用的抗癫痫药物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下列类型:①乙内酰脲类:如苯巴比妥钠;②亚芪胺类,如卡马西平;③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④琥珀酰亚胺类:如乙琥胺;⑤侧链脂肪酸类:如丙戊酸钠;⑥苯二氮卓类,如氯硝西泮。另外,还有一些新型抗癫痫药,如拉莫三嗪、托吡酯等。
七、换药和停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患者在服药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情况及时地、不断地向医师汇报。未经医师许可,不要自行停药或换药。如果需要换药,应在医师指导下,在监测血药浓度的前提下,将新用药物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在1~2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内加上去,然后再将原有药物在1~2周内逐步停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在替换药物过程中不至于诱发癫痫发作,且可以减少药物副作用的发生。
停药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需要逐渐减药。减药速度越慢,复发率越低。全身强直阵孪发作停药一般以每月减少1/12用量,1年减完为宜;失神发作每月减少1/6用量,半年逐步减完。若同时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应先逐渐停用半衰期短的药物。由于停药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应在医师指导下减药,切不可自行决定,随意停服抗癫痫药。
一般说来,癫痫失神发作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完全控制症状后,需要继续服药1年,在医师的指导下才能考虑停药。其他类型的癫痫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完全控制症状后,还需要继续服药3年才能在医师指导下停药。
八、抗癫痫药物之间有相互作用吗?怎么处理?
抗癫痫药物之间一般存在有相互作用。用药种数越多,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越多。因此在选用抗癫痫药物时,在针对症状的发作形式选择药物的同时,还要注意尽量避免合并使用抗癫痫药。如果您对药物的相互作用不清楚,那么请您把您正在使用的所有药物告诉医师,请医师帮您选择用药。
由于抗癫痫药须长期服药,因此难免会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而产生相互作用。多数抗癫痫药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它与其他通过肝脏代谢的药物一起使用时,容易使患者体内的抗癫痫药的血药浓度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当患者服用以下药物,如双氯芬酸(扶他林)、布洛芬(芬必得)、氯沙坦、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华法林、红霉素、阿奇霉素、伊曲康唑、对乙酰氨基酚(百服宁、必理通、泰诺控释片)、降血糖药、钙拮抗药、调血脂药、抗组胺药、免疫抑制药等时,应及时告诉医师,同时要注意监测血药浓度及病情变化,必要时调整抗癫痫药的用量。
九、用药中出现不良反应怎么办?
抗癫痫药是用来控制癫痫症状发作的,一般服用时间较长,所以在服药期间难免会遇到不良反应。这个时候患者应保持冷静的态度,正确处理发生的事件。
在您刚开始服用抗癫痫药物时,可能会出现嗜睡、头晕、认知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这时不要紧张,因为这些症状可随着机体对药物的适应而减轻或消失。但是在出现这些情况时不要做那些只有在头脑清醒时才能做的事情,如开车或操作有潜在危险的机器。但是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那么必须去找医师进行诊治。由于乙醇(酒精)可引起抗癫痫药物的嗜睡反应,所以用药期间应限制饮酒。
抗癫痫药物引起的皮肤损害一般为皮疹,但是也可能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如紫癜、剥脱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所以出现皮疹要尽早治疗,以免病情加重。有些抗癫痫药物可能增加皮肤对光的敏感性,引起光敏性皮炎,所以当您使用这些药物时,不要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有必要时,出门可以穿防护衣或使用防晒霜。
抗癫痫药物可引起血液系统的毒性作用,如白细胞下降和粒细胞下降等。虽然这些不良反应发生率极低,但由于它们可降低患者机体的抵抗力,使患者易于感染而加重病情,因此要格外重视。需要服用抗感染药时,应尽可能选择与抗癫痫药不产生代谢干扰的药物。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药物可诱发或加重癫痫,应用时应从小剂量开始。有报道丙戊酸可引起凝血异常,如出现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数量减少,应用时应注意定期检查血象。
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是抗癫痫药物常见的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减缓给药速度来尽可能避免其发生。抗癫痫药物还可能导致严重的肝毒性或胰腺炎,所以应用时要注意观察病情,定期检查肝功能,一旦出现问题及时救治。
许多抗癫痫药在使用中会出现药物耐受作用。尽管其耐受机制还不清楚,但为了患者用药安全,应定期检查血药浓度。特别是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由于处于生长期,其生理特点容易导致血药浓度差异。因而即使控制良好,也应在服药半年至1年时间后监测血药浓度。
抗癫痫药还存在一些特殊反应,如服用卡马西平可能会出现低钠血症;服用丙戊酸、氯硝西泮可能会导致脱发;服用苯妥英可能会引起牙龈增生。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时,应权衡利弊,正确对待。
有一些抗癫痫药在使用时还有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如青光眼的患者不宜服用卡马西平和氯硝西泮,哮喘患者不可服用苯巴比妥。有脑部疾病史和胰腺炎的患者慎用丙戊酸。肺部疾病或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向医师咨询是否可以使用氯硝西泮。另外,对于口服托吡酯的患者,服用时应大量饮水,以减少肾结石的发生。
摘自《抗癫痫药物治疗临床药师指导手册》
2016.12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