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Health science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健康科普 >>健康知识 >> 正文

健康知识

今天入伏!一年中最闷热的日子里如何防暑?送上攻略

来源:急诊科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今天入伏,40天加长版三伏天的大幕正式拉开。

  此前,北方多地日最高气温已突破历史极值。每年因高温造成的意外屡见不鲜,一旦出现中暑,轻则身体不适,重则危及生命。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徐海军的科普提示,必看!

7.jpg

  中暑的发生,除了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锻炼,还有其他因素的促进作用,比如:

  ●除了高温,环境湿度也大

  ●剧烈活动

  ●基础疾病多

  ●肥胖

  ●脱水

  ●突发急症导致持续停留在高温环境

  ●衣物、设备或其他物品造成的中暑

  ●未做好适应工作就开始在高温环境下活动

  轻度的中暑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体温轻度升高等症状。

  所谓的“热晕厥”,也被称为“虚脱”,就是热晕倒了。如果在高温环境中长时间站立且几乎没有活动,或长时间坐在高温环境中后突然站起,就可能会出现热晕厥。不过这种情况经过简单的治疗大多数能很快好转。

  中度中暑会出现下列症状:心跳加速、血压下降、大汗、面色苍白、全身“皮疹”感、行走不稳、肌肉抽搐、肌肉痉挛和(或)疼痛、烦躁、口渴、体温40℃左右,此时已经有了明显的脱水症状,需要马上到医院接受治疗,如果不及时处理就会发展为严重的中暑。

  热射病,也就是严重的中暑,死亡率很高,会导致全身脏器功能受损,肝肾功能、呼吸功能、心脏功能都会受影响,是病危的状态。在户外长时间工作或活动的人员患此病的几率较大。

  一旦发现有人出现严重的中暑,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一边降温一边去除患者所有装备和多余衣物,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给患者泼冷水,最好是冰水;如果有条件最好能将患者浸泡在冰水中,浸泡时要不停快速地搅拌冰水。在没有冰水的情况下,再考虑其他的降温方式,比如不停打湿全身、浇冷水、裹湿毛巾、敷冰块等。

  在等待急救转运以及转运的过程中,相关的处置措施不能停。帮助患者降温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当体温下降到38.3~39℃以下才可停止降温。一般使用冰水15~20分钟后即可快速降温,或患者出现寒颤时也可以停止。

  此时,喂冷水、裹降温毯、贴退热贴、吃退烧药都是无效的。有高温风险的单位和部门,除了要注意员工的工作时长,也应配备紧急降温设备。

  如何预防中暑?

  首先要多喝水,如果大量出汗要及时补充电解质,比如糖盐水,最好是冲服“口服补液盐”。如果出现头晕、心慌、恶心等不适症状,一定要尽快前往凉爽的地方。

8.jpg

  如果出现抽搐、意识改变、高热等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救治,严重的中暑死亡率在50%。

  需要提醒的是,宝妈们坐月子也是可以适当开空调的,避免对着空调直吹。

三伏天里,请大家一定要注意休息和防暑降温!

相关科室| 相关医生| 相关文章| 相关咨询| 相关视频| 相关疾病

相关科室

我院急诊科目前已建立完善的急诊流水区、抢救区、急诊留观区、急诊病房全套体系。共设病房及抢救病床30张。配备各种抢救设备,包括中心供氧,中心监护设备、电除颤仪、洗胃机、心电图、血滤机及呼吸机等设备。由3位副主任医师负责管理,11位主治医师、8位住院医师、5位主管护师、11位护师、20位护士及各科室轮转大夫承担日常医疗、护理工作。承担各二级医院、社区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工作。急诊科对前来我院的危重、急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实行首诊负责制,24小时接诊。年接诊危重、急症病人约6万人次,年抢救约三千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