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副院长张东亚带队参加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2023年清华系统病例讨论会

作者:贾广知 来源:麻醉科 发布时间:2023-04-24 浏览次数:
字号:
+-14

  近日,由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办、清华大学麻醉学系联合承办的第四次继续教育活动顺利举行。本次讨论病例由清华系统的四家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清华大学附属垂杨柳医院提供典型病例,讲者围绕围术期治疗、麻醉管理和突发情况处理等问题进行讨论,吸引了众多麻醉同仁参会。讨论会由我院副院长、麻醉科主任张东亚、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麻醉科主任张欢、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麻醉科主任范婷共同主持。

5.jpg

  我院麻醉科副主任医师关圆汇报了一例“先心病患儿心脏导管检查中突发低氧血症”的病例。1岁3个月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右心肥厚、重度肺动脉高压。心脏超声提示左向右分流,其中室间隔缺损膜周部为双向分流,较过往检查中发现的单纯左向右分流,病情已发生进展。对患儿进行右心导管检查术后,在尝试脱机拔管过程中,突发脉搏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在排除了机械故障、应激反应、麻醉深度等诱因后,确认肺动脉高压危象是其主要原因,通过提高体循环压力、降低肺循环压力等处理,患儿转危为安。

6.jpg

  张东亚在点评中指出,这是一例典型的“小手术大麻醉”,复杂先心病患儿的导管检查,术程不长,外科操作对患儿的生理状态影响也不大。然而,麻醉尤其是诱导和复苏阶段,药物对循环、呼吸系统均产生影响,打破患儿本就脆弱的氧供需平衡,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对于这例最终确诊“艾森曼格综合征(一组先天性心脏病发展的后果)”的患儿而言,气道反应导致气道压升高,肺内组织包括肺血管阻力升高,继而诱发“右向左”分流,氧合效率降低造成低氧血症,又导致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如麻醉师不能通过监测迅速判断病理生理状态并做出及时处理,这一恶性循环将会带来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这也正说明了对于手术能够分为“大手术”和“小手术”,但是对于麻醉来说,每一次麻醉都是 “大麻醉”,没有“小麻醉”。

7.jpg

  随后,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分别作了“小儿巨大脑肿瘤二次手术麻醉管理”和“腹膜后巨大副神经节瘤切除术的围术期管理”的病例汇报,均体现了各自医院的优势学科和麻醉特色,通过有创压力监测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使用,尤其是在凝血功能监测设备指导下精确补充血液成分,维持了凝血功能和循环稳定,从而确保了患者的围术期安全。

  贴近临床,是清华系统病例讨论会的一大特色,来自全国各地的广大麻醉同仁热烈讨论,积极发言,并提供了很多真知灼见。张东亚在总结时指出,病例讨论是实战的复盘,是训练临床思维的重要手段,也是传授临床经验的主要途径。通过临床病例讨论,即要学会将理论应用到实践,又要学会将临床发现进行归纳总结并上升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才能不断提高。

  清华大学麻醉学系组建以来,依托四家医院在心脏、妇产、脑外、肝胆等疾病诊治领域的优势特长,麻醉专业基本覆盖了当前的热点和前沿麻醉领域,在北京乃至全国都走在了同行的前列,收获了很多赞誉。北京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病例讨论为四家医院的学术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更安全地服务于广大手术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