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诺如病毒进入易感期,咋预防?专家提醒来了!
近期,由诺如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型腹泻进入发病高峰期。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也发布提醒,诺如病毒有很强的传染性,全人群普遍易感。
诺如病毒有什么特点?正值开学季人流量增多,家长和孩子们应该如何做好防护?
什么是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又称诺瓦克病毒,于1968年在美国诺瓦克市被分离发现,由于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后可导致急性暴发性胃肠炎,会出现呕吐、腹泄等典型症状。它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人类杯状病毒,喜冷、怕热,人群普遍易感。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高发季,属于自限性病毒,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诺如病毒还具有很强的生存能力,常温下能存活多天,低温冷冻甚至能存活数年,因此在全球广泛流行。
如何确诊感染诺如?
1.确认感染诺如的方法
对患者的粪便标本进行诺如病毒核酸检测,北京华信医院(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检验科每周一、三、五可进行测定。
2.送检大便的注意事项
①放入干燥清洁有盖的塑料盒,尽快送检,不要超过两小时;②尽量不要在家中共用马桶内排便取样,会污染样本,应避免混入尿液、水、其他物质,以免易混淆实验结果;③尽量挑取带有粘液、血丝等异常的部分送检。
诺如病毒感染症状及途径是什么?
1.主要症状
①感染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感染后48小时之内出现症状;
②可能伴有发烧、头疼、肌肉疼痛、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
③儿童症状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症状较多。
2.感染途径
①摄入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
②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
③吸入呕吐时产生的气溶胶;
④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物品和环境等。
个人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1.保持手卫生
饭前、便后、做饭前需按照标准的洗手法正确洗手,用肥皂和流动水至少清洗20秒。值得注意的是,含酒精消毒纸巾和免洗手消毒剂对诺如病毒无效,不能代替洗手。
如何正确的洗手?
科学的洗手方法是有严格步骤的,一共分七步,简称“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内”,流动水湿润双手,涂抹洗手液(或肥皂),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擦;
第二步:“外”,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三步:“夹”,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四步:“弓”,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相互搓擦;
第五步:“大”,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六步:“立”,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双手交换进行;
第七步:“腕”,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揉搓清洗。
2.注意饮食饮水卫生
不饮用生水,蔬菜瓜果彻底洗净,食物彻底煮熟,特别是海鲜类的食物必须煮熟食用,避免生食。
3.病例尽量居家隔离,避免传染他人
诺如病毒感染者患病期至康复后2天内应尽量隔离,轻症患者可居家,重症患者需送医疗机构隔离治疗,尽量不要与健康的家人近距离接触。
4.做好环境清洁和消毒工作
保持室内温度适宜,定期开窗通风;对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环境和物品需要使用含氯制剂进行消毒,清理时戴好塑胶手套和口罩,避免直接接触污染物。
5.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作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