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投票啦!为你心目中的“华信好医生”投上宝贵一票!

发布时间:2023-03-02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激励全院医师爱岗敬业、奋发向上,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启一年一度的“华信好医生”评选活动,旨在表扬和奖励为医院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临床、医技科室医生,鼓励和引导全院职工树立主人翁精神,为实现创建一流的综合性现代化医院的目标而努力。

  评选流程:科室提交推荐候选人名单→网络投票→综合评定,最终评选出20位“华信好医生”并给予表彰和奖励。

投票请点击此处

候选人介绍

(按姓氏字母排序A~Z)

  1.代全明,男,1976年12月,群众,本科,超声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22.jpg

  从事超声工作20余年,尤其擅长产前超声筛查及介入超声。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诊断能力,技术经验丰富。工作认真负责,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吸取新知识、新技术,促进业务水平提高。热情对待每一位患者,坚持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保证工作质量。积极参加医院及科室病例讨论,温故而知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能力和水平。

  2.杜士魁,男,1990年8月,群众,硕士研究生,麻醉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23.jpg

  从事临床常见病患者的麻醉工作,擅长心胸血管外科手术的麻醉、危重患者的围术期检测与治疗、急救复苏及术后急性疼痛治疗。近年来主要从事心脏手术的临床麻醉及会诊工作,参与我院心脏麻醉1000余例,独立完成心脏外科、心脏小儿麻醉500余例,并多次参与国内外/医院“开创性”(低龄、低体重复杂先心病,TAVI等)心脏手术的麻醉。

  在科内率先开展心脏外科手术中血液分离及血液保护技术,保障患者临床安全,节约了血液资源。担任住院总期间,参与危重症患者会诊500余例,为患者临床安全提供保障;积极协调临床工作,任劳任怨,获得科内同事一致好评。

  3.韩露艳,女,1982年7月,群众,博士研究生,儿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25.jpg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十余年。2022年新冠疫情肆虐,主动请缨,加入北京援藏医疗队,参与西藏拉萨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在艰苦的高原环境下,努力克服身体和心理等诸多不适,积极发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精神,经过69天的团队协作,连续作战,圆满完成医疗任务。

  2022年,在儿科门急诊、新生儿病房工作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零投诉,高质量完成医疗工作,收到锦旗及在微信随访群内的多次表扬和称赞。积极参与科研教学工作,完成院内青年基金课题一项,2022年获得院内领航基金资助1项。

  4.韩强,男,1992年10月,群众,硕士研究生,消化内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27.jpg

  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履行医师职责,从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及事故,重视医学人文关怀,多次收到患者表扬信。疫情防控期间,服从上级安排,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主动冲在抗疫第一线。教学方面,积极参与科内教学工作,2022年参加我院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清华大学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大赛,均获二等奖,始终努力把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科研方面,长期坚持文献阅读,积极与同事探讨交流,参与课题申报,目前已获批两项课题。

  5.侯丁丁,男,1990年12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普外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29.jpg

  主要从事普外科结直肠癌及肛肠疾病诊治,每年参与腹腔镜下结直肠微创手术治疗60例以上,实现患者术后早期康复。遵循基于肿瘤生物学行为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的理念,极大提高晚期结直肠癌生存期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使我院转移性结直肠癌平均总生存期达到18.73月,在北京市同级医院处于领先地位。

  对局部进展期直肠癌实施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最大程度实现肿瘤退缩,能使我科95%以上低位及超低位直肠癌实现保肛,提高生活质量。每年主刀完成近百例以上肛肠手术,术后均恢复良好。

  6.焦庆贵,男,1979年6月,群众,本科,神经外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30.jpg

  从事临床工作二十年,目前担任神经外科医疗质控员、病案质控员、科室运营助理、科内带教教师、科内院感管理员、科内安全员等职务。工作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具有6年ICU工作经验及14年神经外科工作经验,取得重症医学及神经外科双主治医师职称证。

  能够熟练掌握、应用危重症患者诊疗及抢救技术,精通机械通气及循环支持治疗,对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有独到的见解。能熟练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疾病的诊治技术,能熟练诊断、处理脑血管病、脑外伤、颅内肿瘤等神经外科常见疾病,尤其精通神经外科危重症患者的诊疗及救治。

  7.靳永强,男,1987年2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心脏中心心外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32.jpg

  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秉承吴清玉教授为疑难复杂心脏病患儿解决问题的一贯理念,不怕苦、不怕累、不畏艰险,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作为小儿心外科组长,2022年带领小儿心外科团队共完成129例手术,复杂先心病占50%左右,较2021年有明显增长,其中多为疑难、需二次或多次手术,大多数为其他医院无法救治的患儿。

  在专业技术方面,刻苦钻研、精益求精,在领导和上级医生的支持和指导下,参与完成了肺动脉闭锁根治、单心室合并房室瓣关闭不全外科治疗、先心病合并气管狭窄同期治疗、改良Konno、冠脉移植等一系列高难度和创新性手术,手术效果好,获得了同事和患者的一致好评。2022年荣获“北京榜样”称号,被朝阳区推荐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和“北京青年五四奖章”入选者。

  8.李家俊,男,1984年5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放射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35.jpg

  擅长医学影像诊断,包括X线、CT、MRI影像诊断,尤其擅长核医学PET/CT、SPECT影像诊断、心肌灌注显像图像解读等。在工作之余注重普及医学知识,在《生命时报》、《保健医苑》及个人自媒体平台上发表了200余篇医学科普文章;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

  9.李莲花,女,1980年8月,群众,硕士研究生,综合ICU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36.jpg

  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坚决贯彻上级疫情防控政策,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作为ICU病房分组长,协助科主任充分发挥抗击新冠的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不怕苦、不怕累,不计个人得失,克服一切困难,带病坚守在临床一线,挽救了大量重症新冠患者的生命,同时也积累了大量临床经验。

  从事危重症工作十五年,擅长各种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尤其是各种危重症疾病的呼吸、循环的管理,重症感染的防控和救治,各种围手术期病人管理等。熟练掌握各种ICU的救治技术,如心肺复苏及支持技术、各种血管穿刺置管技术、机械通气以及各种呼吸支持技术,各种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重症超声技术等。现任中国医促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科研论文。

  10.李琦,女,1977年12月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 产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38.jpg

  对技术精益求精,积极开展新技术。开展Kiwi胎头吸引技术,使新型胎头吸引技术成为我院产科成熟的术式。率先开展超声动态监测产程进展新技术,促进自然分娩。工作中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多次参加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疫情之下,积极参与新冠疫苗接种、预检分诊以及核酸采集工作,对涉疫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分区管理,分类管理,全力保障母婴安全。

  多次应邀在院内、院外进行学术讲座,2022年在我院学术年会上《单基因病产前基因诊断新进展》报告荣获一等奖。负责与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国家自然基金合作项目,参与清华大学卓越学者型医师班教学工作。

  11.李善淑,女,1992年12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老年医学·干部医疗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40.jpg

  工作积极主动,对待患者耐心、热心、细心,认真负责,任劳任怨,多次得到患者表扬和称赞。疫情期间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畏困难,冲锋在前,两次在疫情严峻的情况下进入科室闭环工作。多次参与疫苗接种、核酸采集、预检分诊,并积极承担科内患者的诊治及多项工作。

  积极撰写科普宣传稿并发表于医院公众平台,参与新华大健康网络直播科普讲座,连续两年获得医院“优秀宣传员”称号,其中关于“老年朋友疫情期间如何管理好血压”一文微博阅读量137万,达到了良好的科普宣传效果。

  12.李想,女,1995年8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神经内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42.jpg

  在2022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贡献了积极力量,2次在疫情严峻形式下进入病房封闭工作,多次支援核酸采集及疫苗接种工作,采集核酸数千人次。2022年12月支援医院发热门诊20余天,始终保持高位运转,个人接诊新冠患者近300人,看护高龄、重病患者并顺利收入病房数十人。吃苦耐劳、勇于奉献,常利用休息时间加班,节假日常坚守在值班岗位,一年来,在神经内科病房管理出入院患者200余名。

  持之以恒钻研专业知识,发表数篇核心文章,并参与多项省级课题。同时积极参加科室新技术的运行,参与脑脊液细胞学的操作及分析等工作。

  13.李晓静,女,1991年10月,群众,本科,全科医学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43.jpg

  从事临床工作5年余,擅长全科的常见病处理,对糖尿病、高血压等慢病进行个体化、规范化、综合性的全程诊疗及评估。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慢病及多病共存的患者进行健康风险评估及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

  担任科室感控员,工作认真负责,认真履行医师职责,积极参与科室教学活动。新冠疫情以来,积极参与核酸采集、门诊预检分诊等支援工作。2022年11月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连续支援医院缓冲病房,并配合医院调配工作,积极参与支援发热门诊、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工作,始终秉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宗旨,很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14.刘国田,男,1977年8月,群众,本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46.jpg

  擅长呼吸内科常见疾病诊治及呼吸危重症的抢救治疗,支气管镜下诊断及镜下治疗(肺泡灌洗 气管镜下肺活检、经支气管肺活检TBLB等)。疫情高峰期间始终坚持一线工作,负责呼吸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救治大量重症新冠患者。2022年8月26至11月3日支援西藏拉萨抗疫工作,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15.刘妮妮,女,1976年5月,中共党员,本科,健康管理中心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48.jpg

  从事临床工作近二十年,近几年在健康管理中心担任内科体检医生,日常工作始终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赢得受检者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2022年度在某单项体检工作中表现突出,协助主任组织协调各项事务,汇总体检结果3000余份,及时向受检单位反馈体检异常报告。积极与体检系统工程师对接进行系统升级改造,为对方单位出具52本共几万页的四级团检报告。

  在科主任带领下,与科室同仁们一道,创造了健康管理中心的许多“零”的突破,开创了健康管理中心工作的新局面。

  16.马松,女,1971年9月,群众,硕士研究生,预防保健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0.jpg

  主要负责科室免疫规划管理及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处理等工作。担任朝阳区新上岗预防保健人员带教老师,专业经验丰富。

  疫情期间,新冠疫苗的接种范围涵盖3岁以上的所有人群,信息量大,接种人数多。对此,积极进行科内培训,并灵活准确处理各种问题,还利用休息时间全程在线进行远程指导。面对新冠疫苗接种人数庞大、信息不断更新等问题,预防保健科团队一丝不苟,未发生一起接种差错,受到上级和受种者的广泛认可。

  17.毛俊惠,女,1984年1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高家园社区卫生服务站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1.jpg

  2022年积极参与医院各项防疫任务,并充分发挥社区的工作优势,为辖区居民提供及时的医疗咨询和治疗工作。在临床工作中,积极主动,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和针灸治疗的优势,努力开拓中医诊疗新项目:1.新开展了三伏贴和三伏灸治疗;2.开设了中医眼科,为儿童近视弱视患者提高了视力,为老年眼底病患者延缓并改善了病情。

  作为骨干医师,负责培训两位年轻中医医师的实用临床技术,提高诊疗能力,加强了医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医疗质量高,服务态度好,团队协作精神强,诊疗能力和治疗效果得到同事和患者们的普遍认可,为科室发展贡献了力量。

  18.梅沉成,女,1989年11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中医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3.jpg

  2022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注重医教协同发展,同时立足专业优势、发挥个人特长、执简驭繁普及中医知识。疫情防控中圆满完成支援核酸采集、疫苗接种、预检分诊、隔离点保障等任务;医教协同,圆满完成“2022年呼和浩特市卫健委专业技术跟岗培训”学员带教工作。

  积极申报科研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录用论文2篇。为致力于提升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在北京综合医院中的整体实力,增设中医皮肤、肾病门诊,使中医科治疗特色向专病拓展。2022年患者赠送锦旗3面,微信、口头表扬多次,未发生医疗事故及纠纷。

  19.潘守强,男,1980年1月,群众,硕士研究生,胸外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5.jpg

  有十九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从事胸外科一线工作,全心全意投入到各种胸外科疾病的救治中,挽救了一批又一批身患疾病的患者,使他们重获新生。同时在自己坚守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以患者为中心,受到广泛好评和认可。

  2022年疫情期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支援西藏的征程,面对剧烈的高反,不习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没有退缩,落地第二天就积极投入到方舱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在方舱中,面对语言不通的藏民,采取手势和文字同用的方式,近距离为他们解决疾患。同时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为患者解决实际困难,得到患者的认可,圆满完成了69天的援藏工作。

  20.曲静 ,女,1992年5月,群众,博士研究生,耳鼻喉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7.jpg

  熟练掌握耳鼻喉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工作,尤其擅长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窦炎以及各类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诊治。工作作风优良,工作态度严谨负责,对待患者耐心、热情,获得众多就诊患者的好评和信任。

  在新冠防疫期间,多次参与疫苗保障、核酸筛查、预检分诊等志愿活动,并在2022年5至6月自愿报名参与张家口崇礼隔离点的疫情防控工作,并圆满完成各项防疫任务。参与科室新技术项目申请及临床应用,开展多例新生儿耳廓畸形矫正、咽鼓管球囊扩张治疗及耳内镜鼓室成形术,治疗效果满意。

  21.宋志强,男,1984年2月,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泌尿外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358.jpg

  从事泌尿外科工作十余年,擅长肾上腺相关疾病、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的诊断、综合治疗与微创手术治疗,尤其在肾上腺疾病与继发性高血压相关诊治方面有丰富经验。

  担任北京性腺轴疾病防治研究会会员。主持完成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省、市、区及校院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曾获得第九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铜奖。从医十余年,秉承“仁心仁术”的宗旨,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凭医技解决病痛,以真情温暖人心。

  22. 谭明,男,1985年10月,入党积极分子,博士研究生,心脏中心心内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01.jpg

  2022年8月,主动请缨支援西藏拉萨疫情防控69天。在我院援藏抗疫临时党支部领导下,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克服严峻高原环境,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开展方舱患者救治工作。在援藏期间积极要求进步,学习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并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4月,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日夜坚守在医院,全力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12月,疫情政策调整后,面对患者就诊高峰,又冲到救治一线。

  在工作中保持谦虚学习的态度,善于总结经验,2022年度发表文章2篇。工作中,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作为准则,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为更好地服务患者贡献力量。

  23.王坤,男,1986年1月,群众,硕士研究生在读,急诊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02.jpg

  为人谦谨,性格开朗,团队意识强,团结同事。工作认真负责,热情饱满,为患者着想,践行“严谨为医,诚信为人”的院训。善于思考,从科室、医院与患方综合的角度协调日常工作,患者零投诉。在院前-院内抢救中冲在一线,挽救患者生命的同时,也受到了科室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积极完成带教授课任务,乐于进取,积极向科内老师学习教学经验,独立完成教学讲座。疫情暴发期间带病坚持工作,克服自身困难,并高效完成酒仙桥社区防疫支援任务。

  24.王迁,男,1985年10月,群众,硕士研究生,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05.jpg

  现任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北京医学会血管外科分会下肢动脉学组成员。紧跟时代潮流,成功应用多项新器材、新技术造福患者。在颈及脑血管疾病、儿童血管疾病方面有深入研究,完善了我院儿童介入术后股动脉闭塞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曾于2017年到英国访问学习,回国后率先在院内成功开展了“经皮穿刺选择性肾上腺静脉取血术”,为部分高血压患者确定病因及指导手术治疗方案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先后参与编写了《周围血管外科介入学》《颈部血管外科学》等书籍。

  25.王伟,男, 1992年2月,群众,硕士研究生,心脏中心心内科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07.jpg

  2019年8月入职以来,主要从事门诊、病房收治患者及冠脉介入手术等工作。2020年11月至2022年01月担任心内科住院总医师。2022年4月,北京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主动工作在隔离病房的疫情防控第一线,2022年9月至今坚守急诊绿色通道。

  目前已独立完成冠脉造影2000余台,冠脉介入200余台。工作以来,开展经远端桡动脉、尺动脉、肱动脉入路行冠脉介入手术,可独立进行临时起搏器、无创血流储备分数、血管内超声等,协助实施准分子激光斑块消蚀、主动脉球囊反搏、体外膜肺氧合、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等手术。

  26.许亚茹,女,1988年5月,党员,硕士研究生,血液肿瘤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10.jpg

  始终坚持把患者与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工作态度端正,医护关系融洽,不计较个人得失,切实关心患者感受,拒收红包,多次受到患者及家属好评。疫情防控工作中,积极参与急诊预检分诊,核酸采集等工作。

  作为科室秘书,协助科主任及科教干事完成科内临床及教学工作,尽职尽责。思想进步,热爱自己的工作,临床医教研全面发展,是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重视临床科研,积极参加院内外学术交流,并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27.曾琴兵,男,1982年2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感染科副主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11.jpg

  2022年11月初,在国内疫情形势最严峻复杂的情况下,不畏艰险、敢于担当,主动请缨去发热门诊工作,在院领导的坚强领导下,带领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克服患者数量暴增、医务人员减员等重重困难,成功顶住了新冠疫情冲击。即便在战“疫”冲锋中被感染,但“轻伤不下火线”,经过短暂休整后,越战越勇,作为发热门诊负责人,带领全体工作人员圆满完成了医院交给的各项战疫任务。

  此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近十五年,熟练掌握危重患者的救治知识及技能,得到患者及同事的好评。

  28.张康,女,1986年7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妇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13.jpg

  近年来,作为妇科计划生育组及日间手术负责人,积极优化手术流程,缩短预约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2022年作为术者完成各类手术600余台,无一例医疗事故发生,多次受到患者表扬,2020年获清华大学临床医学院“优秀青年医师”荣誉称号;2021年获医院“优秀青年教师”荣誉称号。

  作为科教干事,积极完成各项科教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取得牛津大学EMI项目及清华-哈佛FDP项目证书,荣获青教赛校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获医院“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医院团委“青年之星”称号。已发表核心论文4篇、专著2部,获院级优秀壁报1次。此外,积极撰写科普文章,多次在114平台发表,传播健康知识。

  29.周琳,女,1991年4月,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眼科主治医师

微信图片_20230303084419.jpg

  擅长各种类型急、慢性、原发性和继发性青光眼的诊疗,以及儿童屈光不正矫正及近视防控。作为青光眼专业组的骨干成员,在临床工作中,及时发现患者的青光眼高危因素,予以精准的筛查及治疗;面对突发急性青光眼的患者,沉着冷静,通过各种手段为患者解除病痛,挽救患者视力;为了提高青光眼患者随访的依从性,做好患者预约、复查和随访工作,极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控,通过规范、详细的眼部检查,结合儿童生长发育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减缓青少年近视发展,守护儿童眼部健康。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