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News Center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新闻动态 >> 正文

新闻动态

【党史小课堂(47)】滴!一起打卡学党史!

来源:党政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2-07-01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学党史、悟思想

办实事、开新局

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

鼓舞斗志、明确方向

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坚定信念、凝聚力量

用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

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峥嵘岁月,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开设党史学习小课堂栏目,带领大家追寻红色记忆,赓续革命精神,汲取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的奋进力量!

1、“三个有利于”

  “三个有利于”是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时提出的对改革开放判断的标准。主要内容是: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针对一段时期以来,党内和国内不少人在改革开放问题上迈不开步子,不敢闯,以及理论界对改革开放性质的争论,提出了“三个有利于”。以“三个有利于”为代表,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科学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探索和基本经验,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问题,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走向一个新的阶段。

  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向前发展,这是邓小平最关注的问题。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针对对改革开放的责难,邓小平强调指出,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强调要总结经验,对的就坚持,不对的赶快改,新问题出来抓紧解决。“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提出,解决了阻碍改革开放前进的“姓资姓社”问题,为继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解除了思想疑惑。

2、“三严三实”

  “三严三实”是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的讲话中,对党员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是党持续深入推进作风建设的新举措。其基本内容是: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和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三严”是领导干部为人处世用权的重要准则和行为规范,“三实”是领导干部谋事创业做人的基本要求。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2015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方案》,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了一次以“严”和“实”为主要内容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通过这次教育,对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在思想、作风、党性上进行了一次集中“补钙”和“加油”,绷紧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这根弦。

  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这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正确履行党员义务和行使党员权利,不断提高自身党性修养;要讲政治、守纪律、顾大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要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生活情趣,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养成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严以用权,就是要坚持用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要求党员干部要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要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力;要自觉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做到公私分明、克已奉公。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这要求党员干部有规矩、纪律意识,对党、对群众忠诚老实。

3、“九二共识”

  “九二共识”是在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在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就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所达成的共识。“九二”是指达成这项共识的时间是1992年。“九二共识”表明大陆与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关系,也不是“一中一台”。虽然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从未分裂。两岸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属一个民族,这一历史事实和法理基础从未改变,也不可能改变。“九二共识”体现了一个中国原则,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前提和根本遵循。

  自国民党败退台湾后,虽然海峡两岸处于隔绝对峙状态,但国共双方彼此在台湾是中国领土、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分割、两岸是一个国家、只有一个中国而没有两个中国这些根本问题上是持共同立场的。

  1987年年底,长达30多年的海峡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经贸交往、人员往来和各项交流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民间交流也衍生出种种问题,需要两岸配合解决。1990年11月21日,台湾当局设立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简称海基会),作为民间中介机构,负责与大陆方面联系,出面处理自己“不便与不能出面的两岸事务”。

  为了便于与海基会联系,大陆积极筹备成立相应机构,于1991年12月16日在北京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简称海协会)。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的相继成立,成为推进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机构,为双方重新开启正式会谈建立了一个重要平台,也为双方日后达成“一个中国”“谋求统一”的共识开启了一扇大门。